首頁 » 【以巴戰爭】從實戰學習經驗地面戰生存之道|以色列迅速增加戰車防護柵欄

【以巴戰爭】從實戰學習經驗
地面戰生存之道|以色列迅速增加戰車防護柵欄

圖:X、以色列國防部 文:軍傳媒 Giovan

by admin
5.6K 瀏覽次數views

哈瑪斯無人機突襲得手,以色列戰車形象受損

10月7日當天數量以色列號稱超強防護力的梅卡瓦戰車被哈瑪斯用無人機及串連彈頭RPG摧毀的畫面,嚴重傷害了以色列戰車的形象,哈瑪斯攻擊初期使用無人機直接飛到邊境哨塔上投彈絲毫未受干擾,商用無人機機體本身未具備抗干擾能力,後續以色列其優勢的電子戰能力應該能輕鬆防護,但未來以色列的裝甲部隊仍會面臨烏克蘭戰場一樣的威脅。

以色列戰車迅速加裝防護籠抵禦哈瑪斯無人機

近日國外公布的以色列陸軍集結照片來看,以色列戰車已經迅速新加裝頂部的防護籠(Cope Cage),避免10月7日當天梅卡瓦最先進型號被無人機投彈摧毀的畫面再度發生,其實以色列國防工業就有不少針對無人機的防禦,譬如IAI的無人機守衛者(Drone Guard)系統,在主動防禦系統未能全面覆蓋的情況下,被動防禦就是率先應急。

重層防禦概念也用於矛與盾的對決

從最早的滾軋裝甲到複合裝甲、中空裝甲,另外再加一層外掛反應裝甲也被新一代串連彈頭穿甲彈突破後,戰甲車面臨防護上的考驗,便宜的肩射火箭彈可以擊毀昂貴的主戰車,成為不對稱作戰的最佳代名詞,也成為恐怖份子近距離突襲最愛用的武器之一,一般破甲彈的彈頭是利用聚能效益產生的金屬噴流貫穿裝甲,提早引爆彈頭或增加引爆時與裝甲的距離自然就能降低貫穿的能量。美軍在長期面對反恐戰爭面對大量RPG威脅,主要是增加針對RPG彈頭的格柵裝甲(Slat Armor)以及IED的干擾及防護,在車體側面增加一層像鐵柵欄的東西來提早引爆來襲彈頭,達到多層防護增加防禦能力的目的。

從隔柵裝甲(Slat Armor)衍伸到頂部防護籠(Cope Cage)

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期,裝甲部隊蒙受反戰車飛彈的攻頂攻擊大量損失後,最初的戰場應急是拿可用的物品增加一層厚度,例如隨手取用的木材、鐵皮等,希望能稍有一些幫助不至於讓車上彈藥殉爆,後來來自頂部無人機投彈攻擊的次數大增,俄軍開始在戰車頂部增加一層頂鐵絲網柵欄式的頂蓋,之後另用戰場的經驗不斷改良,從鐵絲網到格柵裝甲到目前最新的是隔柵裝甲上再加一層額外反應裝甲模塊,希望能對類似的無人機攻擊有效的減少傷害。同時為了減少偵測,防紅外線的偽裝網也覆蓋上去。

俄烏戰場上無人機對車輛載具的攻擊進化到中型自殺無人機以及快速的FPV攻擊,前者載彈量夠大威力夠強後者則能從刁鑽角度尋找縫隙,俄烏戰場上甚至出現了全包覆鐵籠的樣式,連靜止時停放的陣地也要注重無人機防護。

因應台海衝突 台灣部隊面對的威脅

若台海發生衝突,有可能受到中國輕裝步兵的反裝甲飛彈、反裝甲火箭、遊蕩彈藥襲擊,加上中國是民用軍用無人機生產大國,各種小型無人機帶上反裝甲火箭彈頭推測也會是裝甲部隊遇到的威脅之一,台灣裝甲部隊要如何防護?運用短程干擾槍及中小口徑武器施實射擊或用刺針飛彈搭配效益不佳也未必有效,因此被動防護似乎成為必然的方式。

以色列以血的教訓換來的經驗,連中國也開始在99式上規劃相關的防護籠,美國陸軍則已經開始生產移動式雷射防護系統安裝在史崔克裝甲車上,直接擊落來襲的無人機、火箭、甚至是反戰車飛彈及直升機。

前篇MSI-DS的機動防禦系統文章受到讀者廣大的討論,其武裝系統彈性,可以使用與雲豹相同的30公厘鏈砲甚至更低階的國造20公厘機砲,雷達及光學追蹤瞄準系統與現有火器能整合,這對提升野戰點防禦能力大有幫助。隔柵裝甲若能參考以巴衝突戰場經驗,針對戰場上可能遭遇的反戰車飛彈/火箭彈的尺寸、重量、彈頭形式、爆炸威力等先行做結構分析,規劃防護籠的材質、樣式、面積等,是否要延伸到車後的引擎室上方、要拆卸式還是固定式、車身側面是否也要增加、對平常機動路線的影響等等,就能以最少的成本結構達到最高的攔截效益,同時在面對突襲時能快速反應。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