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際軍事新聞】上週一,美國海岸防衛隊巡防艦Diligence號的船員在埃弗格雷茲港卸下了超過4,125磅古柯鹼,初步評估市價超過為5,400萬美元。由於美國南方臨近中美洲,利用快艇及半潛艇、小飛機等運輸毒品的情況層出不窮,因此美國南方司令部時常需要執行相關攔截任務。
為了有效打擊毒品走私,海岸防衛隊人員之間的跨部門溝通和國際刑警等合作夥伴合作,在加勒比海國際水域進行了三次攔截,查獲了大量非法毒品。這次參與攔截的單位有:
- 英國皇家海軍艦艇特倫特號 (P 244)
- 美國海岸防衛隊太平洋戰術執法隊 (PAC-TACLET)
- 美國海岸防衛隊快艇約瑟夫·納皮爾 (WPC 1115)
-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空中和海上行動 (CBP-AMO)
- 南方聯合跨部門特遣部隊(JIATF-South)
除非法毒品外,另外逮捕11名走私嫌疑犯,這些人將面臨美國司法部聯邦法院的起訴。


海岸防衛隊快艇約瑟夫·納皮爾指揮官馬修·卡米恩中尉說:「在這次複雜的禁毒任務中,我們機組人員的堅韌和專業精神,以及與海岸防衛隊機組人員的出色協調,讓我感到非常自豪」,「事實證明,他們與外國盟友和夥伴機構的堅定努力對於打擊販毒組織和保護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人民仍然至關重要」。
偵查和攔截公海上的非法販毒者需要大量的機構間和國際協調。佛羅裡達州基韋斯特南部聯合跨機構特遣部隊對非法毒品的空中和海上運輸進行偵查和監測。一旦攔截迫在眉睫,行動的執法階段就開始了,在整個攔截和逮捕過程中,行動的控制權將轉移給美國海岸防衛隊。加勒比海的攔截活動由總部位於邁阿密的海岸防衛隊第七區的授權和控制下執行。

這些攔截與有組織犯罪緝毒特別工作組 (OCDETF) 的打擊部隊計劃和指定調查有關。 OCDETF 採用檢察官主導、情報驅動的多機構方法來識別、擾亂和瓦解威脅美國的最高級別犯罪組織。
台灣最近連續發生陸籍小艇到岸民眾通報才知道的離譜事情,海巡推說是熱顯像裝備未到位才發生,但相關的走私偷渡一直都有,之前難道都靠基層肉眼觀察,海巡高層從未想過可能威脅?如今這兩天又傳出海巡將利用志工彌補不足人力,雖然海巡署發出新聞稿澄清海巡志工隊共成立三個:小琉球志工隊、綠島志工隊、以及福隆志工隊,都是選擇海洋遊憩熱區,是為了海域遊憩安全宣導和救生救難事項提供協助,而不是執行海岸監視任務。但是新聞稿中也提到海巡署目前研議以加重獎勵通報的方式先行推動,間接又打臉自己承認人力不足只好靠重金利誘,不實際正視問題解決的做法令人搖頭。

從美國海岸防衛隊發出的照片顯示,攔截的是一樣三米左右的小艇及半潛艇,加勒比海更廣大,如何能有效偵測攔截?使用何種裝備及聯繫?海巡署跟海軍是否有實際派人了解?海巡署如果定位為第二海軍,平時的任務包含近岸巡邏防護的話,就應該坦誠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來自中國的威脅不會少,台灣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