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諾曼第登陸80週年省思

諾曼第登陸80週年省思

圖:Robert F. Sargent 、陳永康委員辦公室 文:軍傳媒 整理報導

by admin
6.4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外交國防委員】1944年6月6日,盟軍16萬名士兵跨過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登陸,正式敲響納粹德國統治歐洲的喪鐘,當天盟軍有4414人喪生、5800多人受傷或失蹤,且花了二個多月才解放卡昂等主要目標,今年是諾曼第登陸80周年,英美法等國老兵及元首齊聚諾曼第,追思當年英勇犧牲的盟軍士兵,以及無辜被牽連的平民傷亡。

而在諾曼第登陸80周年前一天,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舉行「諾曼第登陸80周年省思國家安全」研討活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強調,維護國家安全不分黨派,國民黨主張雙D戰略,一方面要有國防力量保衛國家(Defense),一方面與對岸、國際要有交流對話(Dialogue),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國內製造對立,昇高兩岸衝突,促進和平、減少爭議是國家領導人的責任,希望賴總統以人民為念,讓大家安定、安全、安心。

海軍備役少將夏光亞在研討會特別詳細說明諾曼第登陸的歷史及其兩棲作戰對我國如何防範中共犯台的影響。他表示,80年前盟軍選擇諾曼第作為登陸地點,主要原因是諾曼第不僅具有寬達100公里、縱深達20公里的廣闊海灘,在灘頭後方也有暢通的聯外道路;另外就是船團航渡的考量,以及在諾曼第戍守的德軍戰力較弱;而登陸諾曼第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精確掌握氣象變化,形成對德軍的奇襲;第二,有效實施戰略欺敵,讓德軍對登陸地點做出錯誤的判斷;第三,集中優勢兵力並掌握制空與制海權;第四則是協調合作的兩棲登陸部隊。

在共軍對台實施三棲進犯部分,夏光亞少將說,根據去年7月陳永康委員主導的「2023TTX區域安全兵推」,若以2027年為場景,屆時共軍可用於三棲進犯的兵力部分,包括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的6個陸軍兩棲合成旅與4個陸戰旅,合計約10個旅可用於兩棲攻擊,軍用船艦部份共軍估計可動用的戰車登陸艦約44艘、071型綜合登陸艦約12艘、075型兩棲突擊艦約6艘;另外加上隨艦透過直升機實施空中機動作戰的部分,精要統計第一波攻台兵力可達到4萬1千217人。

夏光亞少將也根據諾曼第登陸戰的經驗教訓,指出共軍要對台實施登陸作戰,其實遠比想像中困難。首先是台灣的海灘退縮情形非常嚴重,使得台灣真的可實施登陸的沙灘僅剩下金山到八里、桃園新豐到新竹南寮、台中高美、台南喜樹、高雄林園、屏東嘉祿堂、宜蘭與台東知本等8處;但即便是這8處,也充滿許多人工海堤、消波塊、魚塭、風力發電機組,海灘後方也缺乏足夠的展開空間,使台灣本島其實已經沒有可執行正規兩棲登陸作戰的灘頭。至於外界強調的共軍氣墊登陸艇,受限於浮升能力限制,也無法有效地突破台灣海岸線上的人工海堤與消波塊。

立法委員陳永康則先說明共軍於5月23到24日舉行的對台「聯合利劍演習」概況,從不同情勢變化做危機預防及風險控管,而不是直接探討台海風險。這次中共並未向國際民航組織提出空域控管,民航局也說航班未受影響,顯然這次是中共的示意演習,對外展示其對台恐嚇、威懾手段,而非真正犯台的計畫行動。

陳永康委員表示,從共軍東部戰區的資料可得知,這次是中共演練其「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而就國軍作為來看,雙方都能克制,也確保將共軍排除在24海浬之外。我們應以方法論從國家安全戰略角度探討核心問題,像是能源安全、海纜、電網、醫療、通訊及網路安全等問題,而不是直接談美方介入等,如此過於狹義。反而我們可從共軍這次演習反想定,反推中共各項對台策略及可能手段,因此我們可用共同圖像制訂整體國家安全戰略,確保交通安全、網路安全、能源安全及經濟安全等,才能有效嚇阻中共犯台意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則強調,從今年1月13日總統選舉後到現在,中共對台灣發動了數波軍事與經貿方面的壓力測試與脅迫;而這些施壓行動雖然對台灣造成很大的影響,卻並未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顯示中共正透過一系列、計畫性的行動,一方面對台施壓並傳送政治訊號給台灣與國際社會,同時又能讓國際社會找不到立即反應的藉口,避免引發美國和周邊國家的軍事反應,值得政府和國人警惕。

美國國務院國家安全訪問學人洪榮一則提醒,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再度表態說如果中共試圖片面改變現狀,美國不排除動用美國軍力防衛台灣;但美國上下真正關切的,是台灣究竟有多少自我防衛的決心。洪榮一說,其他國家衡量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標準,第一是國防經費的多寡,第二則是國軍部隊的編現比,而國軍目前人力的狀況很令人憂心;這又使得其他國家對台灣的義務役產生問號,因為台灣的義務役只要服役一年,低於韓國和新加坡。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宋燕輝指出,在南海問題上,台灣應該先增加自己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然後才與相關國家進行對話。宋燕輝表示,相較於菲律賓在日前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中,讓南海問題成為主要焦點;我們政府對這一陣子的南海衝突,似乎未提出我們的主權及主張,對7、8月份即將召開的東協安全對話,尚未做好準備。宋燕輝擔心,今年就是南海仲裁案滿8周年,如果賴清德政府繼續「蔡規賴隨」,選擇在南海問題上無所作為,則中華民國對南海的主權權利和管轄權與影響力將會逐漸喪失。

台灣在民進黨政府執政下立場明顯親美,因此在南海立場及跟日本的釣魚台爭議立場更顯尷尬,蔡英文執政時期選擇不表態不回應,卻也逐漸喪失相關議題的話語權,盟國友好不刻意挑動爭議無可厚非,卻也不應該自我放棄喪失國家應有權利。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