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台重播一部電影,內容描寫軍人偷走毒氣飛彈,並在轉型為旅遊景點的島嶼監獄脅持觀光客,藉此向國家索要戰爭撫恤及公平正義,這部電影上映26年了,但各項細節無論軍事、化學毒氣、醫療等都還很紮實用心!雖然為了劇情可看度總有浮誇演出,但好像也沒什麼大問題
其中有兩個場景提到把顛茄素針筒插進心臟注射!一次在實驗室誤觸炸彈機關,導致化學武器專家被毒液染污,實驗艙外的指揮官一直喊快使用雙節棍~哼哼哈嘻…ㄟ不對~是「叫他們立刻注射顛茄素」,另一次是執行任務時主角Goodspeed把毒液球塞進敵人嘴裡,球破了之後毒液從嘴裡噴發,主角立刻拿出一支顛茄素插進心臟,一陣抽動之後就復活了,時間來到今天,才聽懂說的是「Take the atropine」
對,就是大家都熟悉的 「Atropine」,之所以想跟大家聊這個話題,是因為Atropine雖然存在EMS許久,但大家熟悉的都是ACLS處理緩脈像是2度AV block 給0.5mg,最大劑量3mg這種用法,很少注意到跟中毒處置有關係,但小編翻閱書櫃時,發現他早在書櫃上2013年出版的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第七版就出現了,相信更早版本的PHTLS或高級毒物救命術AILS也一定有,只是小編沒學過古老版本,加上過去EMS訓練內容對毒化災與解毒劑內容是比較貧乏的,因此無法考究世上第一本寫到Atropine解毒是在哪本教科書裡,但據說Atropine早在1889年就被德國科學家完成化學結構式定義,並由陸續製成不同種類的藥品,直到今天被廣泛運用在各種醫學領域上,算是非常古老的藥物喔,不糾結了~跟大家分享Atropine可以解毒以及怎麼解
一切皆始於神經傳導
在談解毒劑前,得先知道為什麼會神經毒會造成身體劇烈反應,才容易理解為什麼他可以逆轉急症,雖然大家都說神經醫學是怪物的專長,但別怕,小編花了一天一夜把整篇神經傳導,簡化成250個字並畫圖給大家參考,人體運作靠的是神經發揮傳導作用,神經分為中樞及周邊神經,中樞神經就是大腦跟脊髓,周邊神經則分布到全身,屬於控制全身組織器官跟肌肉的連結線, 並細分為體神經跟自主神經,前者掌管可以從意識控制的肌肉,後者掌管不能控制的組織器官,例如心跳、血壓、腸胃蠕動、瞳孔,最後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來完成激烈反應或休息,身體必要的訊息都會透過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發出與接收,並配合正腎上腺素跟乙醯膽鹼(又分蕈毒類跟菸鹼類)這些神經傳導物質來完成傳遞, 一但有外力干擾神經線路或是傳導物質,就會讓神經反應失調
神經毒素在玩什麼把戲
就災難歷史上最有名的神經毒素就是沙林毒氣與VX毒氣,而造成災難的關鍵在於揮發度,高揮發度的容易在室溫下成為氣體,但很容易溢散在空氣中並被稀釋,像是沙林毒氣,低揮發度的則會停留在空氣中造成持續性傷害,像是VX毒氣1滴便可造成1,000人死亡
這些神經毒會跟乙醯膽鹼「酶」結合,乙醯膽鹼酶是用來水解乙醯膽鹼,使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終止訊息傳遞(休息與暫停),一但乙醯膽鹼「酶」失去作用,就會造成乙醯膽鹼大量蓄積且不斷刺激突觸受器,讓身體產生大量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反應,大部分的乙醯膽鹼神經毒會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瀉、冒汗、瞳孔縮小、意識改變及昏迷、癲癇、腹痛、失禁,若將乙醯膽鹼再細分成蕈毒鹼類中毒則會有呼吸道緊縮、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腹瀉、尿失禁、心搏過緩、嘔吐、流淚、口吐白沫與流汗,而菸鹼類中毒則會有散瞳、心搏過速、虛弱、高血壓、高血糖、肌肉顫抖這些問題
神經毒有藥物_單靠Atropine能急救?
電影中顛茄素指的就是Atropine,是要用來對付VX毒氣這種具有化學及神經毒性的傷害,但在真實世界裡,不能只靠Atropine解毒,雖然Atropine 屬於抗膽鹼類藥物對呼吸道處置有效果,但作用是在減輕中毒症狀,尤其是神經毒素會大量產生分泌物,急救時若呼吸道緊縮及分泌物增加會使氧氣治療更困難,因此要先抽痰並使用Atropine減少分泌物避免死於症狀,這就是電影台詞「Take the atropine」的原因!
但想解決根源性問題,得靠「1-甲-2比啶甲醛」來打斷神經毒素與乙醯膽鹼酶的結合,當乙醯膽鹼酶發揮水解作用,才能讓乙醯膽鹼發揮正常傳導功能,而不是發瘋似的逼交感跟副交感神經驅動全身反應,而且1-甲-2比啶甲醛建議在數分鐘到數小時內盡快使用,避免神經毒過度結合而無法打斷,最後再配合diazepam 這個抗癲癇藥物來緩解神經毒引起的癲癇
哇塞~救神經毒得打三種藥,按照電影幾秒就會死的演法,豈不是還沒打就GG了,其實很早前就有藥商研發相關產品,做成筆狀的藥劑Mark-1,用法跟EpiPen一樣可以快速肌肉注射,不是插進心臟,成分是2mg Atropine + 600mg 1-甲-2比啶甲醛, 一次解決問題
寫這篇滿有趣的,讓大家知道熟悉的藥物有不同用法,也呼應新版TP教科書開始深入大型災難與毒化災應變,且數次提到DAI時可以使用Atropine來減少口水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