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外交國防委員會】洪申翰委員在昨日質詢中提到,現在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制定許多計畫,但會不會在動員計畫裡面,現有的警消一個人出現在不同的計畫中,等於是虛假的計畫規劃。全民防衛動員的角色不是只有打仗,必須動員警消公務人員等,應符合實際可調動的資源,但是國防部是否有清楚的規劃?
洪申翰委員曾經以這問題詢問警政署:動員時期國防部可以調動多少警力?如何持續維持治安防衛的任務?警政署的回覆要等到國防部會跟警政署說才有辦法規劃,其他部會相同也在等待國防部,相關規劃都跟國防部有相關,但不知道誰統籌
顧立雄部長回覆,依照全動法根民防法,目前從盤點進入驗證的階段,漢光應該與民安萬安結合,相關作為已經在進行,因為牽扯到民力運用,以國安會為主導跟跨部會統籌,跟內政部國防部協調,綜合評估內政部會提出規劃,國防部提出想定,國安會統合

另外針對內政部於「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場會議,會中簡報提及,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立委洪申翰指出,所謂培訓40萬民力的主管機關為內政部,有心人士刻意詮釋成全民皆兵,這之間有相當大的差別,若順利完成招募,與國軍執行的戰訓任務也有所不同。
顧立雄於答詢時說明,該40萬民力不是民兵,是由於民防組織人力有老化現象,因此希望能引進新血,包含透過引進替代役組織,來結合義警、義消,以社區防護隊的概念來建構。依據《民防法》等相關規定,就是應該要建構出民防編組,後續將強化組織民防訓練,建構社會面臨緊急狀況下的韌性,讓國家繼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