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外交國防委員】美國聯邦眾議院於2025 年 7 月 21 日(美東時間)口頭無異議通過跨黨派「台灣衝突嚇阻法案」,其內容為一旦中共對台動武或嚴重威脅美國或台灣利益,財政部等機關須快速揭露、評估並公布中共高層(含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涉台官員等)的國內外金融資產與交易,並禁止美方與其進行特定金融往來。
民進黨立委陳冠廷指出,這項法案將揭露中共高官在美資產,突顯中國官員「反美是工作,留美是生活」的虛偽面貌;中共高官一方面對內宣傳反美論調,另一方面卻將大量資產轉移至美國,這種言行不一的做法令人不齒。「這些官員把戰爭風險完全去化,在美國都有備案,但無辜的中國人民卻要承擔戰爭風險」。
對於美國跨黨派支持通過此法案,陳冠廷表達高度肯定與感謝。他認為,這顯示美國朝野對台海和平的重視,以及對中共擴張野心的共同警覺。「我非常支持這項跨黨派法案,並表達歡迎與感謝之意」,陳冠廷強調,這種超越黨派的合作模式,正是民主國家面對威權挑戰時應有的團結表現。
陳冠廷分析,這項法案的嚇阻效果不僅限於軍事層面。「除了軍事裝備提升帶來的嚇阻效果外,這些資產揭露措施將讓中共高官人人自危,加深其內部矛盾」。他認為,當中共官員意識到自己的海外資產可能被公開、凍結時,必然會在決策時更加謹慎,這對維護台海和平具有實質意義。
「美國的戰略確實高明」,陳冠廷讚許道。他解釋,這項法案巧妙運用了中共內部的腐敗問題作為槓桿,不僅能有效嚇阻中共對台動武,更能讓中國人民看清楚統治階層的真面目。當中共高官的海外資產被公諸於世時,其在國內的統治正當性必然受到質疑;且美國預先立法、明確鎖定中共高層資產,提升北京決策成本,有助於增強嚇阻效果。
不過這項法案一但被執行,仍然有美中金融摩擦升級風險,且有可能引發中國的報復行動,同時此類行動需要龐大情資、金融追蹤能力與跨部會協調,如何界定「涉台決策官員」、資料公開範圍與速度,將考驗美方行政部門的能力;且目前只是口頭通過,參議院是否排入議程、是否修改條文,以及最終簽署時間,都將決定此法案的真正威懾力。對此陳冠廷也呼籲,台灣應持續強化與美國等民主盟友的合作,共同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他也提醒,面對中共的威脅,台灣除了強化自身防衛能力外,更要善用國際社會對民主價值的支持,建構多層次的安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