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美國防產業論壇」下月舉行

「台美國防產業論壇」下月舉行

圖:IAI、青年日報 文:軍傳媒 Anton

by admin
2.5K 瀏覽次數views

由「日經亞洲 Nikkei Asia」披露,由美台商會及外貿協會安排的「台美國防產業論壇」,將於5月初展開,由美國太平洋陸戰隊退役司令史第芬.魯德(Steven Rudder)率領25家軍工廠商代表,將與台灣國防工業產業發展協會成員會談,探討在無人載具(無人機、無人艦艇、水下無人潛艇)以及彈藥生產等方面未來是否有合作的機會。

自從蔡英文總統宣佈發展國家無人機產業及宣佈投入大筆預算後,相關國內民間無人機產業的能量技術及軍方的需求等資訊不透明一直讓民眾不信任;不過俄烏戰爭發展至今,消耗戰導致雙方彈藥的吃緊,西方援烏的彈藥無法補上每天消耗的速度,俄軍也必須向北韓伊朗中國等採購彈藥,因此有可能是美軍對於台灣武器外購「開綠燈」,牽線捷克、以色列與台灣的軍事合作。

以台灣目前的環境來說,能與外國優秀軍工廠商技術轉移合作生產將能提升國內軍工科技,同時不會被中科院一家卡住整個建軍計畫,這對台灣及國軍來說是好事,捷克議長訪台馬上爆出購買12輪重型卡車載台及155輪式自走砲的消息,可見國際上的外交多少都有利益交換的因素在。不過要注意的是過往採購法系武器的後勤補保問題不要重演;載建立全新、多元的軍購管道時也要同時確保後勤體系的整合與建立。

另外媒體報導這次也會洽談彈藥聯合生產的議題,韓國剛提供借與美國50萬發在韓國生產的155公厘砲彈,如果台灣能聯合生產155公厘彈藥,不但能提升台灣軍工生產的技術水準及能量,同時若真正開戰也能減少外援需求(前提是能做好安全生產及儲備不被敵方摧毀)。

在中國武統威脅不減,且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前例下,與國際民主國家合作是對抗中國的趨勢,在台灣國防預算及土地人數不若解放軍的現實下,無人載具的確是具效益發展的方向,期待相關合作能提升台灣無人機及車輛重工業的實力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