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事專欄】「Rheinmetall MAN Mobility Days 2025-Innvoation in Motion」為 Rheinmetall MAN Military Vehicles(RMMV)於 2025年7月23–26日,在奧地利布爾根蘭州 Stotzing 的 Offroad Zentrum試驗場舉辦的封閉式動態展示。活動以「高機動力與模組化防護」為主軸,邀請歐洲、亞洲、中東、非洲等多國軍方後勤單位與產業夥伴到場,透過越野、涉水、大角度坡度與各種情境展示,藉由通過各種困難地形,實地體驗RMMV軍用卡車系列的越野能力,同時發表多個新型計畫及展望。除了收集用戶的反饋之外,也希望能獲得潛在客戶的意見,作為後續調整的依據,同時為今秋的 DSEI 等大型展會暖身。
奧地利Stotzing的Offroad Zentrum試驗場是一個完全未開發的區域,佔地約40公頃,擁有超過 400條上坡與下降路線,整個區域的主要地形是丘陵,地表就是草皮、樹林、灌木叢、岩石、水域、沙地、泥地等多樣地形 沒有任何既成的道路,完全是給越野車輛測試的場地,連從入口到展演場地也是使用TORSUS的大型越野巴士當作接駁車。試驗場於1987年成立,自2020年起由多屆越野車國家冠軍Christian Karlberger 經營與運作,提供個人教練課程、重度Offroad團體課程與企業/機構活動訓練,具備理論簡介與大量實操課程,包括車輛技術講解、複雜地形駕駛(岩石、斜坡、水坑、輪胎凹槽、車軸擺動等)、差速鎖操作等,通通在其場地內實施。除了自己的課程外,也提供場地給軍、警、消等特殊單位做相關的訓練及展示。

HX3:從「卡車」到「平台」的進化
針對當前「多領域機動」趨勢,RMMV 以HX2車系作為動態演示主角,HX系列卡車目前廣受全世界多個國家使用,例如日本自衛隊在2019年的「富士綜合火力演習」中,新亮相一款「19式裝輪自走155公厘榴彈砲」(通稱19WHSP),當時用來搭載的車體就是萊茵金屬曼恩的HX2 8×8卡車。目前的主流HX2即將停產,並由先進後勤卡車HX3所替代。
新版本的HX3升級包括全新電腦控制架構(Drive-by-Wire)讓駕駛更輕鬆;中央胎壓管理與自動裝載系統(ALHS)能簡單讓車輛越過最糟糕的地形而不需太高端的駕駛技術;大型的裝甲防護座艙可以讓車輛作為武器載台時對成員有更好的防護;環景顯示系統與ADAS輔助剎車系統、人因工程的氣壓座椅等則提高駕駛的舒適度,降低長城開車的疲勞。HX3底盤最小從6×6一直大至10×10,這些底盤共用大約七成的零件、加上「任務艙快拆介面」,使HX3底盤既可作重型載具,也能搖身一變成為雷達車、火箭/飛彈發射車、自走砲車或無人載具載台,提高後勤維修保養的統一性與經濟性,降低教育訓練與後勤體系的難度。
舉例來說,光是Recovery Vehicle這個功能的車輛就有分6×6輕型、8×8中型、8×8重型、10×10特殊回收車等四種、差別其實就是車底的大小,能夠回收車輛的重量等。新加坡陸軍自2018年起接收約60輛HX2 44M 8×8 作為「Wheeled Recovery Vehicle(WRV)」重型救援車,整合美國 Miller Industries 旋轉吊裝套件,採低排放 440 hp D20 引擎,可回收35噸級裝備,台灣目前大量的雲豹裝甲車只有M88A1可以拖救,實在也需要類似的重型救援車輛,有趣的是,10×10因為具備第五軸後輪轉向系統,迴轉半徑反而比8×8的小。

在實地越野試煉中的「後勤新基準」
在現場的展示,開放給媒體上車試乘體驗,讓媒體親身感受HX車輛底盤的越野機動能力。在接近2公里長的越野路段中,包含各種大角度的陡坡,以及各式的爛泥、積水路面,由於活動開始前兩天晚上的一場大雨,雖然第二天馬上是30度的高溫晴天,但仍然加深了路段中泥濘的程度。
給媒體試乘的車輛是8×8的運送卡車型,在1.6公里的試乘路上,HX2 8×8車輛依序完成深度涉水、25公分深泥與 S-彎高低差路段,不管在上下陡坡,或是經過泥濘的路段,只見駕駛輕鬆一鍵切換差速器模式,很明顯的感受車輛動力充沛游刃有餘,完全沒有打滑抓地力不足的反饋,唯一限制車輛的速度的只有乘客的忍受度,氣墊椅讓乘坐很舒適,當然顛簸是無法避免的,不過跟國內的軍車坐起來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完全改觀軍用卡車一定要硬派難坐的印象。

UDS 多功能伸縮臂工程車:戰場工程的「機械瑞士刀」
另外由斯洛伐克CSM Industry與RMMV合作,將14.6 公尺UDS伸縮臂工程模組安裝於HX 8×8底盤上,外觀類似將挖土機的履帶換成HX 8×8底盤,等同將吊裝、挖掘與工事構築結合在一起,達到「一車三用」能力。工程艙具有360° 旋轉與有限的前移模式,甚至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傾斜,操作員可在不下車條件下完成連續掘進,適用於快速戰場排障、橋頭堡工事加固與救災任務,國情不同需求不同,據說也獲多國工兵代表青睞。

無人車隊的未來
在整個展示中,最引起注目的是無人車輛的展示,一款小型的前線運送無人車也一並展示,具備多種跟隨以及駕駛模式,在充飽電的情況下可以跟隨或按照設定的路線行駛25公里,若上面搭在柴油發電機則可以跑250公里,簡直就是大型的越野遙控車。而這個概念也擴展到RMMV的HX系列上,可以直接從另一台車上藉由安裝的鏡頭操控另一台車輛,現場就展示A車不需要目視的情況下,直接在A車駕駛艙內以控制器遙控一台8×8救濟車行駛至定位並拖吊貨櫃模組。
除了手動遙控,現場還展示以大型卡車越野自動跟車的能力。相關技術之前已經在澳洲完成道路測試,這個概念就像火車頭帶領所有車廂沿著固定路線前進一樣,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技術即便在越野看不到前方車輛的情況下,讓車輛彼此間也可以保持40公尺的距離依序依照路線前進,現場展示在越野環境下也能跟隨,不論是上下陡坡、泥濘、砂石地形等都不是問題。

技術整合與市場需求
由於俄烏戰場的經驗,歐盟道路網密集、戰場縱深有限,戰爭帶來的後勤損耗教訓,使得預算不足的東歐國家在「成本—防護—機動」之間必須取得平衡點,也是Rheinmetall MAN Military Vehicles(RMMV)開發TGS-mil Protected的原因,用以彌補HX系列重型高端載具車輛與無防護商規車之間的市場,同時藉由多年製造作戰車輛的經驗優勢提供客戶客製化的選擇。未來RMMV的策略將調整為「硬體通用平台+軟體自定義」模式,也就是透過開放式電控匯流排,讓HX3可作為通用的平台,快速搭載任何需要的模組,甚至未來的快速運輸車隊功能。
隨著北約峰會歐洲各國將逐漸上調國防預算到GDP的5%,德國也撥出1000億歐元特別預算增加軍備,Rheinmetall MAN透過Mobility Days活動,將研發─市場─用戶三端連接起來,在產品真正「登台亮相」前先行獲取一線部隊客戶及買家的實用意見。Mobility Days不僅是一場產品展示,更是一次思維的換軌,從「買車」走向「買能力」,也為歐洲後勤裝備戰後重構,埋下了關鍵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