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科院於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中,說明中科院推動模擬系統的研發成效,未來除發展無人機與相關模擬器外,民用系統模擬器的建置也是發展重點。
系統整合強項
模擬器的使用可以降低部隊訓練成本、減少受訓組員的傷亡並增加訓練成效,這些受訓對象初期以戰機飛行員為主,即使下部隊服役後,飛行員也有固定的模擬器飛行時間,藉以維持飛行員的操作手感。近年,因國際著名的Discovery 頻道多部影片介紹,大眾對飛行模擬器有更多的認識,並了解到飛行員上機前必須受飛行模擬器訓練的重要性。
飛行模擬器最簡單的比喻就是最昂貴的動態遊戲機,但這種模擬艙因有六軸液壓設備的輔助,學官進入模擬艙後可以精確的感受到明顯的震動感,後續改正飛操技巧;模擬器旁邊的影像已非過往簡單的機械化視覺樣態,而是透過空拍、航拍甚至是衛星影像,將影像「一片一片」的結合並以數位化的方式再將影像投置在模擬器內,讓飛行學官可以身歷其境的飛行,達成模擬效果。


這種結合機械、航空、影像、部分通訊與導航,偶爾還有機敏性科技的彙整或整合正是中科院的強項,過往因機敏因素中科院內各單位都各自研發產品,但中科院也可在計畫主持人的號召下將這些產品結合彙整。中科院除飛行模擬器外,已開發包含三軍、軍醫與後備單位等240套模擬器,未來將建置台鐵與高鐵的模擬器,帶動相關產業供應鏈的發展。在9月份的台北航太展,中科院預計將陳展相關模擬器彰顯其研發能量。除了中科院外,許多民間企業的研發能力也不容小覷。
寓力於民
國內有些廠商在公家單位背後,默默提供專業訓練用的模擬系統,例如軍事元宇宙XR模擬訓練品牌商全球動力科技,提供全方位軍事XR模擬訓練、軍事模擬資料分析與軍事多維度3D兵棋圖台。在軍事模擬訓練上,提供AR/VR/XR虛實整合服務,以軍士兵使用體驗(UX)為中心設計流程,結合先進的5G及衛星通訊技術達到異地共訓、人工智慧(AI)、高仿真性軍用的實體槍械彈藥、高回饋力的槍技後座力、超過280萬種的多樣性虛擬人物態樣、多樣性場景:城鎮戰、沙灘戰、限制空間(CQB)作戰、欉林戰場等以及高度不可預測的即時性互動,結合專業軍事模擬訓練資料庫與美軍軍事訓後即時回顧系統(AAR),提供全民國防高擬真度的軍事模擬訓練最佳方案。
算是陸軍最高階的模擬系統—VBS聯合戰鬥模擬訓練系統(Virtual BattleSpace),已有柏煇科技推出這個觀念,以戰車模擬器為例,車長、駕駛與射擊手目前都有不錯的單一系統模擬器;但若需要符合1輛戰車(4名乘員)、1連戰車(14X4)共42名乘員,甚至是軍方推廣的聯兵營概念,或者是下屬無人機小組、狙擊手、偵搜小組、火協小組等單位的需求,柏煇科技皆可透過建置完善的多人模擬系統以協助完成訓練。


俄烏戰爭中大顯神威的無人機,藏識科技以軟體研發中心之姿,以國家唯一自主開發的GIS核心技術為基礎,結合AI影像辨識、虛實整合與自動控制等技術,搭配自行設計的傾轉變距機構,製造出全台獨家的雙旋翼傾轉無人機;並具有視覺自動起降、智慧航線規畫、抗風節能等特性。純電的設計,特別適合於航行中的船艦上使用。目前散佈在大洋中的漁船有操作無人機做探魚的需求,並已規劃油電混合與純燃油機型,能執行長距離的巡防與偵蒐任務,以配合智慧國防的應用與需求。
烏克蘭在俄烏戰爭中也以無人艇突擊黑海艦隊艦艇,這些水下科技與觀念在本次台北航太展中也看得到;永亮公司推出ArtemisPRO潛水員導航系統,用於潛水員水下偵搜與海床目標物識別等勤務。這套系統整合影像聲納、聲學定位、鏡頭及照明系統,大幅提升任務效率及安全性。其他水下科技裝備,永亮公司也將會以透明水缸展示相關產品,讓大眾見證這些水下科技的精緻度,為歷年航太展少有的展示方式。


軍民協力
中科院近年研發出各種自製飛彈,成績傲人,因部門特性許多單位都專研各自領域,若有專案時中科院又展現出強大的系統整合能力;台灣民間廠商也在各自領域上有驚人成就,兩年一度的台北航太展可讓軍民兩大領域專家做適當的交流,在中科院釋出部分的技術能量後,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MIT產品出爐,這是根留台灣、國防自主的最佳展現。歡迎大家於9月14日至16日到台北航太展中,親身探詢更多國防航太產業的研發技術與成果,相關展覽資訊請上官方網站(www.tadte.com.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