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際軍事新聞】2023年1月19日,丹麥國防部長雅各布·埃勒曼-延森(Jakob Ellemann-Jensen)宣布將捐贈烏克蘭19台凱撒自走卡車式榴彈砲,以提高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侵略的能力。而為了彌補捐贈烏克蘭後自身戰力的降低,丹麥隨即從以色列埃爾比特(Elbit)購買了19個 Atmos自走卡車砲系統和8個Puls型中程精確多用途火箭發射器。
每個Puls多用途發射器有兩個彈藥箱(PODS);每個POD均存放特定火箭類型,例如射程可達35公里的Accular 122公釐火箭(18 枚)、射程可達40公里的Accular 160公釐火箭(10 枚)、射程可達150公里的EXTRA(4枚火箭)以及射程可達300公里的Predator Hawk(2枚火箭),該系統可以準確有效地壓制所有範圍內的指定目標。

PULS™無需對系統進行特殊修改就可以發射多種彈藥,增加作戰的彈性,典型的射擊任務可以在接獲命令後後不到一分鐘內執行。 PULS™ 完全適應現有的各種車輛平台,從而顯著降低車輛平台所需的維護和培訓成本。
不過日前卻爆出丹麥採購的上述火砲系統卻安裝了民用版的GPS系統,民用版的GPS系統代表其在戰時對GPS干擾沒有任何的防護力,俄烏戰爭初期俄羅斯的GPS干擾一度大幅影響美製海馬斯火箭的精準度,因此消息一出引起當地民眾的質疑,丹麥國防部一開始推說是因為採購報價到期因此只能選擇相關裝備,後來卻又被踢爆離截止日尚有半年之久,若要更換成軍用GPS,價格將從原本低於20億克朗預期將升至近30億克朗,且原本預計2025年底交付的計畫家有可能延遲3年交付,對此丹麥反對黨成立調查委員會試圖查清是否有弊案牽連。

軍事採購案通常由於金額龐大,因此很容易有弊案發生,反對黨在野黨的監督審查又常會被政客操弄成政治議題,監督者是否有足夠的專業找出問題往往成為成敗的關鍵;俄烏戰爭造就了許多商機,卻也點出民主政治的腐敗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