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際軍事新聞】根據國外獨立媒體的報導,一家中國國有公司購買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在哈薩克(Kazakh)一家鈾礦開採業務中的大部股份,並計劃持續收購其他相關公司。哈薩克是全球最大的鈾礦生產國,佔全球供應量的43%。傳統上中亞屬於俄羅斯地緣政治勢力範圍,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哈薩克與俄羅斯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和軍事上的合作,2022年1月俄羅斯軍隊甚至介入鎮壓哈薩克的抗議活動。顯見哈薩克總統托卡耶夫(Kassym-Jomart Tokayev)的政治傾向正在改變。
由於俄烏戰爭,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大大削弱了俄羅斯經濟的競爭力,中國趁勢崛起取代俄羅斯成為哈薩克主要的經濟夥伴。中國超越俄羅斯成為哈薩克最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410億美元。過往俄羅斯控制著哈薩克鈾到歐洲的運輸路線,而中國是第二大核能生產國,擁有成長最快的民用核子反應器群,提供了不受制裁的過境路線和龐大的鈾礦需求,恰好滿足哈薩克的需要。
最近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上,哈薩克總統託卡耶夫親自到機場迎接習近平,連普丁來都沒有相同的待遇,顯見曾擔任駐北京外交官且精通中文的托卡耶夫與中交好是不可逆地傾向,加上俄烏戰爭讓俄羅斯四周國家對其殖民野心開始警惕,且其吹噓的軍事裝備也被看破手腳,中國剛好趁你病要你命的趁虛而入,在中東及中亞取代俄羅斯的影響力。
隨著俄羅斯軍隊撤出敘利亞、俄烏戰場上筍是大量有生力量及裝備,甚至要求朝鮮出兵協助,邪惡軸心的貌合神離也已露出端倪;國際政治現實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中國欲取代俄羅斯成為美歐西方同盟外的領袖國,但在自身的許多困境下能否一帆風順則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