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針對中國東部戰區展開圍島「聯合利劍2024-A演習」,國防部昨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大眾說明情況,希望藉由主動公布訊息,減少民心士氣受虛假訊息打擊。
國軍針對這次共軍宣布軍演,已經迅速成立應變中心,同時秉持國軍一貫「備戰不求戰,應戰不避戰」的原則,目前並無特別提升戰備。情次室助理次長黃文啓少將說明,自0720時許起,陸續偵獲中共蘇愷-30、殲-16及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計49架次出海活動,其中35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配合共艦執行「聯合利劍-2024A」軍演,最近皆維持在24海浬(44公里)的距離。
除了空中的演習,今天上午開始空軍幻象戰機增加了掛彈攔截的頻率和架次,海上因應中國軍艦及海警的包圍,海軍也出動了可用的艦艇進行監控與攔截,同時政戰局文宣心戰處處長樓偉傑少將也特別在記者會向國人呼籲,中國利用官媒、側翼組織、大量傳遞宣傳共軍演習訊息,企圖打擊民心士氣,因此呼籲國人不要誤信中國的認知作戰,過往曾發現中國發佈許多深偽的照片,文宣處已經發布三部影片,也透過外交部向國際發聲譴責中國的行為,也請國人相信國軍有能力因應。
法律司人權保障處處長吳逸聖少將指出,中國此次軍演已經明顯違反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項「各國家不得以武力侵害威脅其他國家及民族」,也呼籲此種威脅且無益於兩岸和平的行動應立即停止。

另外根據軍事專家表示,此次中國「聯合利劍2024-A演習」其實跟佩洛希訪台的演習模式相同,就是把台灣包圍封鎖起來,作戰計劃是作戰行動的依據,演習是演證作戰計劃的可行性,這次演習認為老共是演給老美看的,由於雙方軍力對比差異頗大,以台軍現有的能力將完全無法突破老共的封鎖,甚至反制作為都很有限;但若聯合美軍或其他盟軍就不一樣了,例如美軍的航空母艦如何運用?在日美空軍及海軍要如何反映?尤其是潛艦如何部署?這些都是協助台灣國軍打開突破口的軍事支援手段
美軍有能力破解中國對台灣的封鎖是無庸置疑,「聯合利劍2024-A演習」也可以說是中國意圖又使美軍暴露其反應模式,如果美軍反映了,正好落入共軍的圈套,中共軍事作戰理念中強調,當佔領作戰有利位置時,作戰目標應放在援軍,也就是其最擅長的圍點打援;一旦援軍被擊潰,被圍守軍自然士氣潰散不堪一擊,從過共戰爭開始是如此,未來可能的對台作戰也是如此,中國一再重覆演練這樣的作戰方式,其實主要就是想測試美國的反應,美國當然也會對此種情況做模擬演練,美菲協同演習及之前濱海作戰團的快速投射演練其實也都是如此,只要協助台灣突破封鎖,則台灣有能力面對中國的攻擊。

第一島鏈是50年代開始的名稱,今日的中國早已視第一島鏈為其內海,中國海空軍能立即完成作戰部署,其武力投射範圍也可涵蓋,當戰爭爆發之時,解放軍能先處戰地,以逸待勞等著美軍入甕。台灣除了跟美日澳韓爭取結盟獲得支援外,也因作最壞打算,若美軍根本沒有支援台灣的計劃和意願,台灣該怎麼辦?在最糟的情況下如何生存?「軍傳媒」之前文章曾探討台灣的電力缺乏,禁不起戰時的包圍,天然氣存量只有11天,除非中國想把台灣永久摧毀,但中國要的應該是一個不需重建的台灣,則台灣需努力尋找能自給自足減少外援的方向。
其實針對解放軍的包圍演習,由民眾的反應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民眾不再像之前一樣民心浮動擔心害怕,但也要戒慎勿溫水煮青蛙,若中國真的由演轉戰,圍著不退且真正執行封鎖,美軍也真無作為,台灣的方案是什麼,值得新政府認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