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巡署船艦「馬拉帕斯加號」3月6日傍晚在南海「仁愛暗沙」執行協助菲國海軍運補任務時,遭中國海警船逼近要求改變航行方向。隨後中國海警船2度朝菲國船艦照射軍用雷射光束,造成數名船員短暫失明,菲律賓船隻最後被迫駛離。事發後菲律賓海巡署發表聲明,譴責中國海警的行為侵犯菲國主權。
此次事發地點「仁愛暗沙」,台灣、菲律賓和中國都主張擁有主權。雖然2016年南海仲裁案判定仁愛暗沙屬於「低潮高地」,中國無權主張領土主權。且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因此裁決主權與管轄權屬於菲律賓,但相對於我國主張對話,中國則持續以海上執法為名對他國船艦進逼或騷擾。
另外菲律賓軍方表示在3月4日發現在該國控制的南海爭議島嶼「中業島」(菲律賓稱派格阿薩島)海域周遭發現了42艘船隻,包括一艘中國護衛艦、一艘中國海警船及40艘「民兵船」,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聲稱,中國船隻「未經授權繼續存在顯然不符合無害通過權,公然侵犯菲律賓的領土完整」。
中業島原本為中華民國所有。1946年蔣介石政府派軍艦「中業」號去南沙群島宣示主權,中業島由此得名,並被台灣控制。1971年4月,因為躲避颱風,中業島的台灣中華民國駐軍撤到太平島躲避颱風,7月底中業島被菲律賓派軍佔領至今,之後菲律賓宣稱擁有該島主權至今,並自該島駐軍並計劃建設國際級機場跑道。
由於中業島是菲律賓控制的在南海最大且最具戰略意義的基地,過去菲律賓對中國在南海有關島礁及海權的種種爭端,多半採取容忍態度,中國在南海的收復領土行為是對菲律賓海洋主權明顯而現實的威脅。2012年4月與中國發生的斯卡伯勒淺灘事件促使當時的阿基諾政府推動了菲律賓武裝部隊現代化計劃,採購了韓國飛彈護衛艦和FA-50輕型戰鬥機。但在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總統任內著重對付境內的極端主義恐怖份子,因此淡化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並促進與北京的經濟夥伴關係。
COVID-19疫情期間雖然延緩了菲律賓軍方的現代化進程,但2022年仍陸續獲得新的輕型戰車以及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艦飛彈,逐漸增強對南海地區的控制;現任總統小斐迪南 馬可仕(Ferdinand Romualdez Marcos Jr.) 吸取過去親中失敗的教訓,重新開啟與美軍合作,病蟲起讓美軍使用菲律賓基地的合作協議,同時˙與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在南中國海共同展開聯合巡邏及相關演習,近年菲律賓海軍獲得新的護衛艦和近海巡邏艦,也獲得新的反艦飛彈,但由於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經濟,菲律賓也受到通膨影響,由於財政的貧乏,菲律賓無法以任何方式獨自面對北京在南海的軍事實力,因此必須拉攏美國以抗衡中國的強勢行為,國際情勢來看美中對抗已成定局,各自拉攏盟友結派成為未來的全球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