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台北國際航太展】兩年一次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每次都會吸引許多外商參展,今年英商貝宜系統公司(BAE Systems)也將持續參展。英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跨國航空航天、防務和資訊安全公司,成立於 1999 年 11 月 30 日。源自於英國航太公司(British Aerospace)以 77 億英鎊收購馬可尼電子系統公司(Marconi Electronic Systems),並與之合併而成。原本的英國航太公司是一家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同時提供陸用軍事系統;而馬可尼電子系統公司則是英國通用電氣公司(GEC)的國防電子和海軍造船子公司,專注於軍事系統整合,以及海軍和陸用系統相關裝備。
成立後的發展
自 1999 年成立以來,BAE 系統公司進行了多次收購和出售,包括:
- 收購美國的 United Defense 和 Armor Holdings。
- 出售在空中巴士(Airbus)、Astrium、AMS 和 Atlas Elektronik 的股份。
近年該公司參與了多個重大國防項目,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 F-35 閃電 II(F-35 Lightning II)、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以及阿斯蒂特級(Astute)、無畏級(Dreadnought)和 SSN-AUKUS 潛艇。
BAE Systems 的業務涵蓋五大領域,提供完整的國防與安全解決方案。
- 電子系統(Electronic Systems)
- 研發高端雷達、戰術通訊系統、電子戰設備與光學偵測技術。
- 產品應用於戰鬥機、海軍艦艇及地面裝甲車,增強作戰效能。
- 平台與服務(Platforms & Services)
- 提供陸戰系統,如主力戰車(MBT)、裝甲運輸車(APC)與自走砲。
- 代表性產品包括 M109A7 自走砲、CV90 履帶式戰鬥車等。
- 航空(Air)
- 生產與維護戰鬥機,如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F-35 聯合攻擊戰機。
- 與空中巴士、防務公司 Leonardo 合作開發「暴風」(Tempest)次世代戰機計畫。
- 海上系統(Maritime)
- 提供先進軍艦、潛艇及海軍電子戰系統,如「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無畏級」驅逐艦等。
- 網絡與情報(Cyber & Intelligence)
- 開發網路安全防禦技術,確保軍事與政府機構的資訊安全。
- 針對電子戰(EW)、人工智慧(AI)和大數據分析進行技術投資。
除了上述項目是BAE Systems主要業務領域之外,其開始逐漸往太空及先進科技領域擴展,包括:
航太與太空領域
- Azalea™ 計畫:
- 提供近乎即時的太空數據,整合射頻(RF)與合成孔徑雷達(SAR)技術。
- ESA Plasma Observatory:
- 獲歐洲太空總署(ESA)合約,開發 7 顆衛星的等離子體觀測計畫,研究太陽風對地球的影響。
- SIRIUS 計畫(英國太空總署)
- 研究太陽與恆星如何影響行星的大氣層與太空天氣。
- BAE Systems 參與衛星技術規格開發與望遠鏡部署。
- Faraday Dragon 計畫(亞洲太平洋地區的首個多國共享衛星計畫)
- 由英國太空總署(UKSA)資助,與東南亞國家技術合作。
陸地與海上系統
- 下一代無人戰鬥車輛(UGCV)
- BAE Systems 正研發人工智慧(AI)驅動的自主作戰載具,能夠進行偵察、監視和戰場支援。
- 自動化艦艇控制系統
- 開發 AI 驅動的艦艇作戰系統,提高海上作戰效率與自動化水平。
未來戰機技術
- Tempest 計畫(英國、義大利、日本合作)
- 目標於 2035 年完成下一代戰機的部署,配備 AI、無人機群控制、能量武器等技術。

截至 2024 年,BAE 系統公司在全球擁有約 10萬名員工,遍佈超過 40 個國家,年度營業額超過250億英鎊,是英國最大的製造商,並且是歐洲最大的國防承包商。近年獲得的大型合約包括
- 2023 年:美國海軍 F-35 軍機電子戰系統合約(價值 5.9 億美元)。
- 2024 年:英國政府追加訂購 26 艘 26 型護衛艦(Type 26 Frigate)。
- 2025 年(預計):澳洲皇家海軍新型驅逐艦建造計畫合約。
BAE Systems 在全球主要軍事市場均佔據重要地位,其主要市場包括英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其他重要市場包括加拿大、日本、印度、土耳其、卡達、阿曼和瑞典,近年逐漸往印太地區擴展。而今年9月18-20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英商貝宜系統(BAE Systems)也將持續參展,同時秉持著「本地生產 + 技術轉移」的策略,期望能在台灣有更多的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