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委員蔡適應日前質詢國安局,美國有出個情報威脅評估報告,其中針對大國在各區域的軍事擴張美國有特別關注,其中有提到中國領導人會尋求降低跟美國關係的緊張程度,國安局這方面的看法為何?
國安局局長則回覆,美中戰略競爭的態勢在升高過程中,這種軍事對抗升高到一定程度,他們也會開始進行所謂的危機管控,美國自己也有所謂護欄的機制,像之前布林肯原本預計出訪大陸一樣,只是俄烏戰爭以及氣球事件後打亂了原本規劃;美中衝突降低對台灣來講是好事,如果美中全面對抗,台灣在中國擴張的第一線一定承受很大壓力,如果美中全面和解,對台灣也不好,因為他們共同的利益是不是對台灣不利,因此雙方有競爭但又設法控管危機的戰略環境下對台灣最好。
蔡適應委員繼續質詢國防部副部長,台灣的印泰戰略到底是要做什麼?我們國際的交流有做那些,有派軍事聯絡官的國家有那些?另外再印泰地區向美日澳協議、英國的藍色太平洋倡議,台灣都沒有參與,到底外交部有做了什麼?
國防部回覆,從美國到東北亞日韓到東南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度,都有我們的相關軍協在,協助收集當地資訊,像日經新聞事件當天第一時間駐日大使就遞交抗議信。外交部則回覆我們與菲律賓有消防人員的交流、協助越南建立他們的外交人員訓練所等。
最後蔡適應委員表示,外交部對於印太地區的參與度大大不夠,像之前質詢的聯合演訓也沒有更新的進度、美菲日澳南海聯合巡航海巡署是否能參與,希望外交部國防部能把相關的努力跟委員會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