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俄烏戰爭】7月中下旬以來,俄烏戰事持續陷入膠著而又激烈的攻防。美國總統川普一改原本親普京的立場,不但重砲轟擊,更於本月初提出「50天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同意停火,否則將加強制裁並恢復軍援烏軍,同時也簽署批准增援烏克蘭愛國者防空系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呼籲俄羅斯重回談判桌討論永久的和平協議,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重申,俄方「願談判但必達成戰略目標」,包括撤離吞併地區、拒絕加入北約等條件,顯示和談分歧深刻。
前線最新動態
根據俄國防部通報,7月17日俄軍在扎波羅熱、頓涅茨克與哈爾科夫東北地區佔領Kamianske、Dehtiarne及Popiv Yar三座村落,並持續西推,每日新村落被宣稱佔領幾成常態。然而,Kamianske已被長期砲火夷平,當地無一建築可供防守,烏軍則利用夜間游擊反擊並摧毀補給線,令俄軍難以鞏固。據《經濟學人》估計,自5月以來,俄羅斯夏季攻勢已造成約3.1萬名士兵陣亡,換算每陣亡者僅換取0.038平方公里領土,凸顯高昂傷亡與低收益的苦澀並存。
隨著夏季的到來,俄羅斯開始轉變戰術,每晚頻繁以數百架無人機搭配數十枚飛彈,以高低搭配的方式攻擊烏克蘭的大城市以及民用基礎設施,使得烏克蘭的防空部隊疲於奔命又消耗大量防空飛彈,同時俄羅斯自身也可減少人員損失。
面對俄軍的攻勢,烏軍最高指揮官薩爾斯基表示,東部要衝Pokrovsk防守堅固,烏方成功阻止多波俄軍滲透;在Sumy地區,烏軍更收復Andriivka,截斷俄方沿邊境推進路線,但實際上顯示戰線仍慢慢向烏克蘭方向前進。好消息是,澳洲最新交付的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戰車陸續抵達前線,,提升烏軍機動縱深打擊的戰術反擊能量,而無人機也持續獵殺,有效消耗俄軍的人員與裝備。

無人機仍是前線最大威脅
無人機已成現代戰場主流威脅。烏軍部署逾3萬架長程偵察型與自殺無人機,能穿插剪斷俄軍防空網並精準攻擊後方戰略據點,包括機場、鐵路、彈藥儲存、油料補給點等,有效減緩俄羅斯的進攻動能;加上戰場上前線的無人機獵殺區,大量的人員裝備損失使得俄羅斯尋求其最佳小弟北韓的支援,雙方達成一連串的合作協議,北韓將派遣更多的軍人填補俄羅斯戰場上人力的短缺,換取現代化的作戰經驗以及俄羅斯科技的技術轉移。而除了烏克蘭方使用無人機之外,俄軍亦大規模增產消耗式無人機,增加光纖無人機的產能及使用,同時加強步兵小隊的反制無人機能力。雙方投入更多資源研發電子干擾與反無人機系統,戰場上也因應需要出現防無人機網建置的網狀補給隧道,使得補給車輛能安全通行,同時有無人機獵殺小隊及修補小隊隨時修補被破壞的缺口。
展望未來,俄烏戰場將持續圍繞兵力、武器與後勤管道展開消耗戰。歐洲盟友的軍援在數量和多樣性方面已超越美國,德國更是喊出烏克蘭戰敗即德國戰敗的口號,加大軍援的力度,北約也通過各成員國逐漸增加軍事預算至GDP的5%決議,然而烏克蘭仍高度依賴美製愛國者防空系統與衛星偵察情報能力,但是西方軍工產能速度明顯趕不及需求及消耗速度;與此同時克里姆林宮聲稱絕不屈從於美國武器與制裁壓力,並加速國內軍工生產以支撐持久戰,尤其在無人機生產上面的產能快速增加,使得烏克蘭的防空壓力大增。俄烏戰爭持續三年,帶給世界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提前顯示獨裁國家對和平的威脅,戳醒西方對和平的幻想美夢,全球已經進入動盪的時代,作為地球成員的一員將無法置身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