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5 月16日清晨,一對陸籍父子駕駛僅 3.3 公尺長的充氣橡皮艇,從福建平潭出發橫渡台灣海峽,在桃園觀音海水浴場左側沙灘成功登陸;第八岸巡隊接獲通報,北部分署立即實施灘岸搜索,查獲橡皮艇1艘,二人於 8 時許自首,被第八岸巡隊逮捕。
海巡署強調,自今年1月迄今,計發生偷渡案5件、38人,其中當場查獲4件、36人,案件緝獲率為80%、人員緝獲率達94.7%。本案橡皮艇長度僅3.3公尺,雷達無法有效偵測,海巡署回放岸際雷達軌跡後「未發現不明目標」,研判小艇雷達截面積低、貼海航行且於夜暗時段接近,導致雷達、光電系統皆未及時預警。
海岸防線漏洞百出,後知後覺全靠自首
在聽多了海巡署的說詞,雖然人員緝獲率有接近95%,但是仍有5%是找不到人的,更不要說這些案件中,有多少是民眾通報或是主動投案的?去年六月採購的33套熱影像儀監偵系統,由於優先建立於外島地區,因此本島尚未完全建立,同一時期也採購六部機動式紅外線熱影像車,這次同樣未發揮作用。
分析海巡對外的說詞,這次的案例因為橡皮小艇過小,雷達、光電系統皆未偵測到,小尺寸、雷達截面積小、利用暗夜大霧自然環境因素,這不本來就是偷渡使用的伎倆,海巡的聲明只是掩耳盜鈴,曝露出現有裝備不足,或是等級不足,至少未能達到應發揮的功能。
先了解可能的原因,才能正確地改進,這次的事件發生的原因可歸納為:
- 偵蒐感知不足:岸際雷達性能及死角被掌握,或是EO/IR設備無法補足雷達盲區的偵蒐需求,同時依靠人力搜索容易有盲區或疏漏
- 指管通報時間落差:橡皮小艇16日凌晨登岸,8時人員自首才發現,凸顯不但未能即時發現,也未能即時通報,情資未串連。
- 巡弋漏洞被掌握:北部海上巡弋有可能被掌握頻率及位置,凸顯利用無人載具無縫隙監偵的重要性。
- 情報前置不足:橡皮艇不會一路從平潭、象山等地出發,有可能是利用中途下放轉乘,表示海巡隊四周船舶無法有效監視掌控。
桃園一帶的竹圍海灘、觀音沙灘附近,則有大潭電廠、桃園煉油廠等重大關鍵基礎設施,軍方近年各式大小演習,均將桃園視為重點演練之一。事實上,軍方近年也時常在觀音海灘進行操演,甚至也在此地進行過實彈操演,在重要沙灘不會有沒有偵測系統的問題,這次卻直接遭到中國不明人士直接用橡皮艇破防,顯見海巡署號稱能確保國家安全只是大內宣的口號。
根據了解,目前新建置的系統都仍需要人力操作,根本沒用電腦連線,更不要說使用人工智慧協助判讀,單點都沒有數位化,監視點回報指揮中心更沒有,之前淡水河口事件毫無起到任何警惕改進作用,高層仍是政治空話,基層仍是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出了事還成為責怪的對象。
國外先進科技輔佐,台灣土法煉鋼能過就好
國外由於地廣人稀,早就採用許多高科技手段協助執法人員,例如波蘭與白俄羅斯邊境、美國鄰近中美洲的大片海域等,除了地面的監視感測系統外,更利用無人機能高空俯視大面積範圍的特性,只需1-2人輪流操控無人機,搭配軟體判別識別船艦,同時建立資料庫系統,就可以有效彌補小船隻雷達無法發現的困境,這不是新科技,但面對越來越高強度的威脅,卻不見有前瞻性的規劃。
要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幾點改進方向可執行
- 提升感測器:從「平面雷達」到「立體多波段」偵測
- 增設高架/氣球式 EO/IR 塔台
將光電或雷達天線提高至 100 m,可將 0.5 m 目標可視距由約 13 km 提升至 40 km。 - 導入 HF 表面波雷達(HFSWR)
波長 3–30 MHz,可貼海偵測 200 km 內 5 m 級目標,補足曲率盲區。 - 升級現有 Terma SCANTER 6000/5000 系列或同級小目標雷達並擴增站點,結合「海巡岸際雷達系統換裝計畫」共通圖像平台,讓雷達、AIS 與 EO/IR 以 AI 進行異常比對。
- 增設高架/氣球式 EO/IR 塔台
- 導入共同平台:建立「三維快反攔截網」
- 使用空中長航時固定翼 UAV,搭配海上快艇分散待命,岸際則以機動熱像車+固定熱像塔,重點灘頭輔以佈設智慧柵欄等,達到無死角監控
- 科技取代人力:整合一體化 C4ISR
- 導入共同圖像系統,指揮中心就能整合所有偵測情資
- 利用人工智慧輔助,監測系統與電腦結合,能自動警示包括小目標跨線、自主AIS關閉、低速漂移等不正常行為,標列可疑目標。

多次測試皆輕鬆破防,議題轉移一切就像未發生過
近兩年中國開始不斷以各種手段測試我方反應,軍演時更搭配小型目標偷渡,加上常態性的灰色地帶襲擾,海巡新建的艦艇未規劃低人力設計船艦,造越多的船越凸顯人力不足,每次類似事件發生,新聞稿皆是不排除中國灰色地帶侵擾,全台灣都已經知道我們面臨灰色地帶侵擾,但重大罪犯輕鬆偷渡出去、奇怪人士輕鬆滲透進入,台灣邊境儼然成為防君子不防有心人士的情況,而這還是在四面環海,相對容易控制的地理環境下。
海巡是第一線執法人員,24小時都無法放鬆,基層人員的辛苦,需要高層人員協助規劃相關的設備採購系統建置,見微知著,接二連三的事件凸顯海巡急需根本上的思維改變,只要不是抱持得過且過、敷衍塞責的心態,相信都能獲得民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