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導引火箭是威脅更是機會-由面攻擊走向精準攻擊》中,提到火箭由面殺傷轉變為點殺傷,本篇文章接續探討導引火箭的經濟效益…
三. 應用及彈型衍生
由上述功能及模組選取,經調適導引火箭可有多類的彈型;為便於表達,各彈型以:任務、射程、導引、彈頭構成的一串代碼區分之。其中:
- 任務及其代碼;制陸/L、制海/S、制空/A;
- 射程:3碼數字,單位公里;
- 導引及其代碼;僅GPS+IRU /N、另增尋標頭/H、另增尋標器/S;
- 彈頭及其代碼:大中小鋼標D1/D2/D3、反電力碳纖絲/E、纏船槳爆索/C、高爆/H、自航微雷/M1、漂雷/M2、精靈滑翔炸彈/Mm、..。
按此,彈徑40、24公分的大、中兩導引火箭,其衍生彈型有:
先求有;有:L599NDx、L400NDx、S120NDx及L020NDx等彈型,以快速建構初步的戰力。四彈型的彈頭重依序概為:~100、50、300及80公斤;最高彈速四者概為:~7 – ~3馬赫,均速概為:~3.5 – ~2.5馬赫。Dx外,彈頭可考量採碳纖絲或爆索,有L599NE、S400NC彈型。
影像尋標頭發展有成後,有:L400HDx、S300HDx、L020HDx彈型,以增加對機動、點目標的打擊力。各彈彈頭酬載將分出~10公斤供增裝「H」運用。另微型魚雷、精靈滑翔炸彈發展後以導引火箭的母彈作投射,有:S400NMx、L150NMm彈型,一母彈承載~8枚子彈。
為確保近海空優有類增程海麻雀飛彈(~ESSM)的發展,導引火箭為其載具,增半主動尋標器外,需改用大扭力的致動器並增電池攜行,有A050SDx彈型,其彈頭~40公斤,最高速度~4.5馬赫,均速~3馬赫。
彈型的推展說明了導引火箭的廣用性;用於「緩敵於彼岸」外,續可用於「截敵於半渡、清殘敵與灘頭」,也提供載具供「確保近海空優」飛彈運用;萬一需進入「本土防禦」亦可調適援用。其單價本低,加以廣用可分擔研發投資並增加生產規模,有助預算制約下建軍任務之達成。
四. 預算制約下的有效破敵速勝
效益分析需以面對的威脅與戰略目的為基礎,本案為面對敵首戰即決戰的威脅,經尋求破敵速勝的戰場選擇,推導出其所需的戰力組合;命題也包括資源的制約。台灣小,需要向前塑造縱深,而破敵速勝採癱瘓打擊,其效費比未必低,並呼應小國以巧力求突破的需求,也減少挑釁而避免彼岸報復性攻擊的 損。
高強度的威脅情境下,戰力當以存活為先,並充分考量其效費比,而有「不對稱性 = 存活性x效費比」的定義,以供戰具選取及評估運用。其中的「存活」;以高強度衝突的情境,並能為立即反擊為之;「效」;以「戰術手段達成戰略目的」作廣義的界定。而「費」;建構的支出外,還包括運作、維護、人資所費,另傷亡、家園焦土化、引發敵報復等損失,以廣義的費用作納入,一如淨評估所為的考量。科技躍進下,令攻擊有利於防守,使戰略守勢亦需戰術攻勢來達成,其也避開家園成焦土之失;如不對稱性的思考下,導引火箭成為優先的選項。


彈藥為一消耗品,為持續戰力所繫,其用量大而佔去了大部分的預算,其單價待作一推估以為效益比較。對導引火箭的單價,共軍HPL-30的一枚80萬人民幣可為參考;有研析稱:類同性能戰具的單價西方國家常為中共的2到3倍;依此修正,L400NDx、S120NDx、..概為800萬(新台幣,下同)一枚。另一重要單元的影像尋標頭,按JADM所用的DAMASK,其單價為4.22萬美元;依此,S300HDx的單價概為950萬元。至於攜8枚微型魚雷的S400HMx,其單價以1400萬元估之。按此,一架F-16V裸機的費用可有約300枚之多。
購置所費外,成本還包括運作、後勤、人資、..所費,因操作及維護簡單,這部分所費,導引火箭亦具優勢,於下面的評估分析可為說明。上述的概估或有誤差,但足以呈現導引火箭及其衍生彈型的價低,具高度的優勢。

五. 運作及火力的便捷與廣用性
六 目標資訊賦予與適應
七. 圍圓打點替代貼身近戰 (含 替代火山佈雷系統)
八. 結語與建議
作者倪耿,交大電研所碩士、政大企管所EMBA。於中科院持續工作38年;民國64-70年在二所品保組,探討可靠度及執行雄一飛彈測試;民國70-89年,擔任天弓計畫的系工組長、副主持人、兼後勤組長等職;後續推動包含飛彈硬體整合、長白雷達、戰術中心、射控整合、兵棋規劃、後勤整備展及部署成軍,反飛彈案規劃等,著有 「不對稱建軍及其實現-在中科院38年所見所思」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