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空軍於昨日於台東志航基地舉行的「教練機換訓成果展示」,邀請軍事媒體到訪參觀,展示勇鷹高教機的測試、接機任務及換訓任務。
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平時依部隊訓練計畫,執行部隊基礎、駐地、聯合作戰及戰備任務訓練,並肩負空軍官校飛行戰鬥組畢業學官F-5E/F型戰機換裝訓練,同時也支援中科院及漢翔公司各式新型武器裝備、研發、測試等任務,戰時則依令遂行聯合防空、聯合截擊及聯合國土防衛作戰等,同時支援西部基地兵力疏遷後各項後勤及作戰整備。

另外隨著勇鷹高教機的逐步交付空軍,今天空軍也開放媒體體驗F-5與勇鷹高教機模擬機(CBT)體驗,F-5模擬機於民國70年初自美國採購進口,初期架設於嘉義基地,從85年開始將F-5E模擬機搬遷至台東基地,直至89年因系統老舊故障頻繁無法修復汰除為止,共執行7000餘架次訓練。
民國88年1月,空軍正式委任中科院更新模擬機,中科院將5340汰除機座艙於88年2月26日完成切割,並於同年11月新建廠房,89年3月20日廠房完工,同年5月26日完成各項系統組裝,並自89年8月1日起擔負F-5飛行員訓練任務,訓練對象除1、2類飛行員,也包含換裝學員、高司空勤人員、續支、儲備、教準部、聯隊、大隊空勤人員。民國92年5月28日,5319號報廢機座艙核定改成2號模擬座艙,93年9月1日正式啟用,兩架模擬機截至今日為止共使用達驚人的79190架次。




勇鷹高教機作為F-5的後繼機,在模擬機部分也擴大了能量,由於訓練分成基本、戰鬥、部訓三階段,模擬機也分成三層級,基本訓練的模擬機無座艙樣態,藉由觸控螢幕先讓學員熟悉各電門的位置及基本的飛行操作,同一時間可以訓練的學員數將大幅增加;第二階段的模擬機為完整環型半圓螢幕,第三階段的模擬機則包含頭頂的360度螢幕,不過這次並未開放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