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敦睦支隊基隆開放,在地亮點不容錯過

敦睦支隊基隆開放,在地亮點不容錯過

圖文:軍傳媒 Kevin

by admin
6.2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海軍113年敦睦遠航支隊週五傍晚從蘇澳港啟航,經過一個晚上的夜航,週六今晨進入基隆港靠泊,有鑒於去年基隆港敦支開放人潮爆滿,今年負責規劃的基隆支援指揮部特別與各單位協調討論,重新規劃整個動線,雖然八點不到與往年一樣有大批民眾等著入場,天氣也配合放晴人潮湧入,但會場動線順暢不會塞住,也無民眾往年的抱怨,這點予以肯定。

今年敦睦支隊由潛艦艦長出身的王田耀宗少將擔任,卑南族出身的王田將軍這次擔此重任,不難看出長官對其能力的肯定。每年敦睦艦隊的任務也包含讓海官學生實際上船操作,由於敦睦艦隊會實際航行,學生能接觸到實際運作的裝備,在海上也會有實彈射擊的科目,同時會輪調接觸到不同的部門,甲板上單位跟艙間單位都會接觸到,因此對海軍官校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確認自己志向的機會;磐石軍艦的艦長林銘軒上校就表示,海軍是技術兵種,每年的敦睦航行提供給官校學生很好的實習機會,雖然每年都有寒訓暑訓,但是時間短加上分配到的單位隨機,無法像敦睦航行一樣全面接觸海軍各個崗位的工作,敦睦支隊整個任務過程之中,裝備是真實的運作,任務是實際的執行,航行值更也都不是演練,對於大學年紀的海軍官校學生來說,是個很好熟悉未來方向的機會。

敦睦遠航最早是民國42年5月6日,菲律賓海軍總司令佛朗西斯科將軍帥艦隊來台訪問,我國海軍也派艦隊遠赴菲律賓答訪開始,是我國海軍的首次敦睦遠航,不過直到民國56年開始才成為每年固定的任務。近十年之中,以民國107年航行23691海浬最遠,航行時間2132小時;當時也是磐石領軍,加上昆明及班超軍艦,到訪馬紹爾、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宏都拉斯、多明尼加等,最近距離是疫情期間的民國111年的遠航,只有6600海浬,航行時間576小時,每年的目的地為了避免中國的干擾,外界猜測今年則大概率會前往南太平洋。

這次敦睦支隊在基隆的開放,負責主辦的基隆支援指揮部也特別製作擬真的駕駛台,將船艦駕駛台完整呈現,是這次環島開放的一大獨特亮點,除了控制台的各式按鈕及螢幕、控制器等完全擬真呈現,螢幕上的突現也真實顯示實際看到的畫面內容,是比起過往很難得的體驗,在其他地方的營區開放也看不到,民眾想更認識海軍海上工作的內容是必看的展示。

在艦艇開放陳展上,今年磐石中央走道的陳展內容也融合了台灣過往的元素,一直到未來的科技,台廠外銷全世界的擬真玩具槍、亞洲風靡世界的電競選手培養都在其中,而今年的敦睦支隊長王田曜宗少將本身有卑南族血統,這次也展示台灣16個原住民部落在支隊裡面的成員,代表在台灣各民族的融合,也與南洋的南島語系民族互相輝映,出訪時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另外成功軍艦及迪化軍艦是一級主戰艦艇,平常任務繁重,週六開放期間成功艦的艦長也在第一線接觸民眾解答疑惑,艦首標準飛彈發射架的模擬上彈更讓民眾驚呼,迪化軍艦的官兵也熱情解說,針對民眾對不起眼干擾彈發射器的提問也不厭其煩詳細回答,言談中可感受到其身為海軍人的專業及驕傲,同時對該艦有很強的榮譽感跟責任心。

每次開放,有些小細節都會被大家忽略,例如上下船的舷梯,每個踏階都是弧形而非平面,其實很難行走,做成這形狀的原因其實就是為了適應不同高度的船舷而做成的;而一般常見的水密艙門,門上都有噴漆數字,分別代表了甲板位置、船隻第幾肋骨數、左舷還是右舷、以及通往的艙間,上方的X則代表航行時一定要關閉的水密門,都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識。

在週六開放時,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也低調訪視,除了視察敦睦艦隊開放的執行、慰勉及給官士兵打氣之外,也聽取之後的任務規劃簡報。林銘軒艦長表示,海軍每個人在取得專業簽證的時間都是以年計算,加上在海上就是同船一命,每個人都要學習數種不同的專業技能互相支援,海軍其實就是社會的縮影,年輕人也要主動學習、發問,才是重要的人格特質。

每次敦睦陳展的負責人不同,會有各自的想法及創意,激發不同的火花,每年敦睦都有各自的亮點,各站都會舉辦和當地學校、民間人士的晚會,看著年輕人自在的交流,海軍官校學生稚氣但自信的臉龐,敦睦遠航任務,在他們人生的經歷中,一定是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