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事專欄】在2024年末,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公布在戰場上造成朝鮮軍隊三千多人的傷亡,雖然俄羅斯及朝鮮都否認朝鮮士兵直接參與進攻,且戰場上的朝鮮軍人都穿著俄軍制服及使用俄羅斯的身分證明,但從戰死士兵身上尋獲的日記卻暴露且驗證了此一事實。
北韓派兵的理由
北韓參戰的官方理由是烏克蘭入侵庫爾斯克的俄羅斯領土。這為俄羅斯援引新簽訂的俄朝安全條約第四條提供了藉口;俄羅斯政府選擇聲稱烏克蘭軍隊進軍庫爾斯克造成了俄羅斯領土被烏克蘭“入侵”的“戰爭狀態”,從而啟動了俄朝條約中的共同防禦條款;不過就像典型的極權主義國家聲明,主要是蒙蔽自己國家的人民選擇性的解釋,刻意忽略俄羅斯先侵略烏克蘭的事實。

北韓援俄的目的
朝鮮的對外戰略可以說是「新冷戰結構利用戰略」,一直想要重塑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格局,其除了利用中美日益緊張的局勢改善與北京的關係,透過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來抵消過度依賴中國的弱點,從而建立三邊關係。
平壤政權提供士兵到烏克蘭當炮灰,除了能為其士兵的生命索取經濟補償(大概率不會流入士兵的家庭),成為賺取外匯的新管道,同時也換取俄羅斯戰術和戰略核子飛彈的技術,使其能進入正式擁核國家之列,朝鮮將很有可能要求加入俄羅斯領導的集體安全組織以及金磚國家或上海合作組織等其他國際組織,提高朝鮮在反美反西方陣營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可能是北韓擺脫外交孤立的一個機會。
軍事上派兵參與實際的現代化戰爭,也是北韓軍隊獲得作戰經驗的重要機會,目前戰場上顯示朝鮮軍隊戰術思想停留在二次大戰人肉衝鋒水平,且對新式無人機作戰毫無概念。但隨著參與實際戰爭,存活下來的士兵將能提供實際經驗改變朝鮮軍隊,朝鮮軍隊的戰力提升將大大增加對韓國的安全威脅。當朝鮮軍隊在操作無人機等廉價而有效的武器系統方面累積的技術和專業知識足夠後,若再加上中國的無人機技術跟產能,將對民主國家產生完全不同層次的實際威脅。

對世界局勢的影響
朝鮮大量正規軍、特別是作戰部隊參與俄烏戰爭,意味著這場衝突已轉變為國際衝突。北約的介入程度將會增加,俄羅斯核攻擊的威脅將變得更加嚴重。朝鮮和俄羅斯在反美戰線上實際聯手,而非像中國的暗地資助,顯示朝鮮可能成為俄羅斯主導的非西方歐亞安全架構的核心國家之一,俄羅斯將創建一個新的核國家聯盟,除了俄羅斯本身,還包括已經部署俄羅斯戰術核武的白俄羅斯和伊朗。
聯合國在各方面逐漸露出失敗象徵,以哈戰爭顯露其被宗教政治把持的嚴重性,維和部隊不中立甚至無法維和、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的侵略無法有效阻止、中國在南海的灰色侵略也無法有效排解、任何決議的制裁都收效有限、「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失敗,聯合國成了民主國家的緊箍咒,對獨裁專制國家毫無約束力,世界的紛爭還是依靠武力的強盛來解決。
烏克蘭開始使用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本土的目標後,俄羅斯執行一系列戰爭升級作為,北約在面對俄羅斯試圖暗殺資助烏克蘭的企業家、試圖將炸彈偷渡到貨機上製造恐怖氛圍、破壞海底電纜等升級動作一直像個軟柿子般回應,就如同中國在南海的擴張行動一樣,讓中俄看清了民主國家的弱點。烏克蘭以小國阻擋俄羅斯,即便交換比如此巨大,且成功襲擊摧毀幾座大型彈藥庫,但烏克蘭前線人力逐漸消耗短缺是不爭的事實,導致2024年下半年俄羅斯在烏東進攻有一定的進展;北約若不正視此一問題的嚴重性,烏克蘭遲早被拖垮,歐洲國家將有可能如同二次大戰一樣被逐一擊破。
韓國面對此一局勢的態度很曖昧,除了近期自身的政治動盪導致無瑕全力對外,其試圖在中俄與西方國家之間兩面討好的做法仍產生很大爭議,與日本採取明確站隊相比,韓國在經濟上面不願意放棄中俄市場,就跟北約有許多國家仍抱持綏靖與親俄主義一樣,世界局勢才剛落日準備進入漫漫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