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烏克蘭F-16首傳損失

烏克蘭F-16首傳損失

圖:X帳號@clashreport 文:軍傳媒

by admin
5.3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國際軍事新聞】在澤倫斯基宣佈烏克蘭獲得F-16後的一個月內,俄羅斯千方百計想擊落一架以得到F-16不敵俄羅斯戰機的宣傳,但這次是烏克蘭自己擺了烏龍雙手奉上!8月27日傳出首架烏克蘭的F-16墜毀,飛行員是F-16中隊的副指揮官,代號「月魚(Moonfish)」的奧列克西.梅斯(Oleksii Mes),也是烏克蘭僅有的六名飛行員之一。

8月26日俄羅斯以102枚飛彈及99架無人機大規模飛彈攻擊烏克蘭,最初傳出梅斯是在機場緊急起飛時遭俄羅斯大規模飛彈襲擊而墜毀,原因在於俄羅斯國防部官宣的一張照片拍到了機場的建築而被比對出烏克蘭F-16所停放的機場,類似的情報外洩在俄烏戰場上發生在交戰的雙方,初期是因為未管制的手機通訊及直播被攔截後定位,這次是官方的宣傳照洩密,同樣的情形也會發生在國軍身上,習慣的輕忽往往造成無可避免的損失。

經過幾日的流傳,最新的消息是梅斯駕駛的F-16攔截四枚巡弋飛彈後,被幾方的愛國者飛彈誤判為敵意目標而擊落,因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烏克蘭空軍司令解職。如果這消息屬實,烏克蘭在F-16的敵我識別上尚未完全解決,這不但限制了F-16的使用,也造成額外的損失,難怪援烏F-16的進度緩慢,除了飛行員訓練不易之外,本身的改進效率不彰也是很大的影響。

不管真相如何,烏克蘭損失了僅有的六架F-16之一,可用戰力瞬間少了16%,但飛機硬體好補充,世界上庫存的F-16超多,飛行員的訓練才是最大的缺口,訓練了半年終於有稍微可用的飛行員,卻因自家的失誤而喪失,這點足為作借鏡,台灣以防空飛彈密度高而聞名,若開戰後飛機大量損失,若在好不容易獲得軍援的情況下能否避免誤擊,也是需要事先想定建立SOP的。

另外鑑於烏克蘭在俄羅斯本土的進攻勢頭不止,俄羅斯最近公佈了新改造的的滑翔炸彈套件「統一滑翔校正模組(Unified Gliding and Correction Module,UMPK)」,其類似於美軍的聯合直擊彈藥系統「(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JDAM) system),UMPK可安裝各種炸彈類型,包括 FAB-250、FAB-500 和 FAB-1500,新的UMPK可以從距離目標 60 至 80 公里(35 至 50 英里)的距離發射,讓投射戰機避開愛國者70公里的攻擊射程,降低對地支援機被擊落的機率,這也是在俄羅斯空天軍在慘痛損失後的改進;UMPK的技術不算先進,台灣有大量的傳統炸彈庫存,解放軍攻台時台灣海峽空域會被雙方的防空飛彈覆蓋,以種低成本的遠距武器可以讓投射戰機在相對安全的空域進行攻擊。

說到F-16的損失,烏克蘭除了飛行員的不足,其抗炸機堡的不足也是關鍵,烏克蘭國土是台灣40倍大,即便其有廣闊土地分散部署的優勢,但空軍基地都在俄羅斯飛彈的攻擊射程內,萬一駐紮F-16的機場被鎖定,最後的防線就是抗炸機堡;但其至今未修建足夠的設施供其空軍使用,這點跟台灣相似,台灣原本的機堡都不足,新購F-16的機堡更未完工,這是建案採購人員的問題、採購制度的問題、還是有其他的因素?外交國防委員曾經質詢過,之後就船過水無痕,反正委員也不懂,也無時間追蹤每個案件,呼攏一下過去就好的心態有可能在未來造成亡國的主因,我們期許在其位就不該怕事,而是應該將事情做好。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