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於今天上午召開無人機軍用商規量產案廠商說明會,由於需要事先報名,吸引國內一百多家廠商參加。主要是公佈兩階段的招標期程規劃(資格、規格、價格)以及相關的資金規範及檢驗合格項目
陸軍司令部提出的需求是在113年、114年總共採購1557架,包含A、B構型的微型無人幾1485架及目獲型無人機72架。微型無人機需求為能垂直起降、重量2公斤以下、飛行、圖傳距離5公里、頻率為2.4或5.8或其他並可依需要切換,具有光學追蹤能力能顯示目標座標資訊,解析度要達到480p以上。至於砲兵目獲型無人機偵蒐距離、圖傳遙控距離要能達到20公里、有雷射測距功能、不限動力形式、能在六級風下操作、60分鐘的續航力、具RTK/INS/GNSS/5公里傳輸能力、能提供方位角標高座標/UTM座標、解析度要達到480p以上、具有1公里外鎖定目標的能力。
海軍司令部則規劃在113年到117年間,購置艦載型16架、陸用監偵型96架、小型監視1552架。其中艦載型需要垂直起降,同時能在兩棲突擊艦上精準降落,可拆解式結構、經緯度數據及影像辨識功能,抗6級風及滯空時間6小時以上,其他包含跳頻、抗干擾、目標掃描鎖定等細部功能及規格就不在這邊詳述。
陸用監偵型則也是垂直起降,範圍達100公里,圖傳輸速率達350ms,重量55公斤以內,能抗6級風、滯空時間6小時,其他跟艦載型要求相同。至於單兵監偵型則是給陸戰隊專用,一樣垂直起降是必須的,重量限制3公斤以內,飛行、圖傳距離5公里,圖傳輸速率達1000ms,滯空時間只要25分鐘、機翼可折疊、可調整控制頻率並具抗干擾能力等。
台灣過往的無人機研發全部掌控在中科院,導致研發速度過慢及創新不足,如今軍種公開規格需求及數量,將一定程度能刺激國內無人機廠商的發展,例如經緯引進英國Flyby科技公司的「豺狼」(Jackal )無人機,並洽談技術轉移提升國內的相關科技能力,預料將能快速刺激國內的無人機產業,過往中科院研發時程是以5-10年計算,與國外的1-2年相差甚大,期望藉由這次機會能提升整個台灣的無人機產業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