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事專欄】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尚未上任,就已經影響整個世界局勢,其提出的關稅威脅、預計解決俄烏戰爭、要求盟國多付保護費等的風格,使得各國紛紛調整相關的應對措施,預計2025年起又會是不平靜的一年。
日前川普發言表示格陵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對美國來說是必要的,希望購買格陵蘭島之後沒多久,丹麥國防部長 Troels Lund Poulsen 就表示,丹麥將啟動增強該島國防裝備的計畫,該計劃將投資至少 15 億美元(12 億英鎊)。
格陵蘭島是丹麥的一個自治領土,也是美國大型太空設施的所在地,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該島位於從北美到歐洲的最短航線上,同時擁有重要的礦產儲量。

丹麥國防部長 Troels Lund Poulsen指出,該計畫將購買兩艘新的海上巡邏艦、兩架新的長程無人機和組建兩支額外的狗拉雪橇隊。另外也將提供資金為首都努克北極司令部增加編制人員配備,同時更新格陵蘭島三個主要民用機場之一,用以起降新式F-35戰鬥機。
格陵蘭島總理穆特·埃格德則是馬上回應了川普的言論,對外宣稱「格陵島是非賣品」,但格陵蘭人將繼續對鄰國的合作和貿易保持開放態度。過往中國籍的船隻數度涉嫌破壞該地的海底電纜及管線,包括2023年10月,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一條海底天然氣管道因被中國貨船的錨損壞而關閉。2024年11月17日,瑞典哥特蘭島到立陶宛的Arelion電纜受損,2024年11月17日連接赫爾辛基和德國羅斯托克港的 C-Lion 1 海底電纜在瑞典厄蘭島以南被切斷,瑞典海岸警衛隊雖然攔下嫌疑中國籍船隻「伊鵬3號」,但最新消息是該船在12月21日已啟航前往目的地。芬蘭/愛沙尼亞間連接波羅的海電網和芬蘭的2條電纜之一Estlink Two在聖誕節被切斷,斷纜的同時又剛好有艘中國籍船隻「Xin Xin Tian」號經過,這已經是第三次中國籍船隻涉嫌切斷海底電纜執行灰色地帶破壞,歐盟仍然只是空話講講毫無作為。

一連串的事件顯示北歐的波羅的海及北大西洋、極北地區在全球戰略地位日形重要,中俄聯盟為了與美國分庭抗禮,美國為了維持全球霸權地位,將會持續投入資源關注在相關地區,原本北歐國家置身全球博弈之外的氛圍已被破壞,面對中國及俄羅斯採用的暗地破壞行為更顯毫無作為,川普表態某方面是為了逼迫歐洲國家提高自身國防開支及預算,而非一味靠美軍支援,美國才能集中資源力量對抗中國的崛起,美國試圖將豬隊友的戰力提升以減輕自身負擔,歐洲也逐漸嚐到過往對移民政策過度開放及過度依賴北約集體防衛的錯誤政策苦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