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狸貓換太子,海軍新一代巡防艦案

狸貓換太子,海軍新一代巡防艦案

by admin
2.5K 瀏覽次數views

在國防部已公佈112年度國防預算書,其中最受關切的是海軍延宕多年的「震海計畫-4500噸級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改由2艘2000噸「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替代。預算金額245億餘元不變,明年度預算規畫支出為47.7億元

震海計畫-4500噸級「新一代巡防艦」案其實共分3個階段進行:

*第1階段是106、107年「合約設計階段」,預算經費為4929萬元。主要是委託船舶中心執行艦艇細部設計及裝備採購合約等事項。

*第2階段則為生產原型艦(1艘)用來測試,期程為108年至115年;預算經費為245億餘元。

*第3階段則是分批量產階段

震海計畫-4500噸級「新一代巡防艦」案是海軍於105年公佈的12項造艦計劃之一。主是用來替代現役的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艦,建造符合世界潮流的神盾系統艦。

這12項艦艇建造案,包括所謂的「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多功能人員運輸艦」、「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潛艦國造案」、「兩棲直升機船塢運輸艦」、「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新型救難艦」、「快速布雷艇」、「新型海洋測量艦」、「新一代主戰艦」、「新式港勤拖船」和「陸戰隊特戰裝備」

依歷次邀商資料新艦設定為4500噸。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海軍現有後勤設施例如維修船塢的限制。

全案原先規劃是要委託給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商,其中戰鬥系統是由中科院迅聯科研案測試完成,納入震海計畫中,是台灣國艦國造重要項目。因為這是要造台灣海軍未來20年的主力戰艦之一。

目前海軍主力戰艦(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艦),艦齡幾乎都超過30年以上,是非常嚴重的事。不論船上的系統還是載體都非常老舊了。每年由美國及法國購置的料件金額都很高。

就如,今年6月份美國軍售1.2 億美元的一批船舶備件、船舶系統備件和相關設備,就是這類後勤料件。

此案從108年開始執行後就一直延宕至今,開始是中科院的(迅聯)科研案延誤,後來是海軍與中科院對於科研案測試結果認知不同。另外是海軍希望安裝主動固定式相空陣列雷達,而中科院目前只有被動式,且目前研發的裝備只能安裝在6500噸以上的船體。

現在國防部二艘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原型艦所需的預算,是以「震海計畫」案內現有剩餘的245億元預算額度內,來建造2000噸2艘不同型式的原型艦(反潛、防空各一艘)。

這種作業方式。讓人感覺這型輕型巡防艦只是一個救火隊,急就章的方案。就是要把245億花完而已。

由前述可以知道是經過3階段的規劃。第一階段合約設計已經執行完畢,也就是4500噸的圖,要買哪些可能設備、來源都已經大致規劃。

現在直接由4500噸~縮減為2000噸的船,況且這2000噸的船還分2型,據了解光是飛彈放置方式就不一樣(一個是垂直發射、一個是箱型斜射),更何況裝備也不一樣,一種有聲納設備、另一種沒有。可以這樣子做嗎?

如果可以,就代表所有船的第一階段的合約設計階段是可以不用作的,因為海軍本來就有成功級艦、康定級艦、塔江艦甚至油彈補給艦、快速佈雷艇的圖,不是嗎?

另外就政府機關的財政紀律而言,原先已完成4500噸的所有項目、預算,後續怎麼辦?怎麼可以就這樣子捨棄不用。

4500噸的作戰用途也與2000噸是不一樣的。國軍10年建軍構想、5年兵力整建、建案期間的聯參審查整個流程都不顧了嗎?直接狸貓換太子。

另外,真能解決共軍環台軍演時暴露軍艦老舊問題嗎?希望不是為了消化預算?或滿足其它的需求?

如果只為了監控國外公務船舶,難道海巡署已造的4000噸、1000噸、600噸的船不能執行嗎?況且海軍將在5年內完成12艘塔江級艦。

塔江艦就海軍的宣傳,不就是防空及反艦火力強、具備區域防空能力、航速高(40節)與具備匿蹤能力。

2000噸的艦艇面對以在台灣周遭平日最常見的共軍054A級護衛艦,將近有4000噸級,最新型的054B型將近5000噸級。現在用2艘2000噸,來對抗一艘4000噸共軍,難道又是70%乘以3等於210%的成功概念嗎?

據聞,海軍目前規劃以2000噸「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取代濟陽級艦。

但瞭解海軍的朋友都知道,濟陽級艦是海軍重要的反潛戰力。

從近期海軍建案規劃來看:

🔹5年內,沒有反潛戰力的塔江級艦將取代具備反潛能力的錦江級艦。

🔹原規劃神鷹三號反潛機購機案因預算過高被擱置,現有服役超過40年神鷹反潛機將持續服役。。

🔹2000噸「新一代輕型巡防艦」若只因預算有限與急於成軍,反潛型僅有拖曳聲納,聲納施放後很難容許艦艇執行激烈的戰術運動,恐將難以抗衡共軍潛艦攻擊。

若2000噸「新一代輕型巡防艦」要取濟陽級艦,台灣如何面對,目前在世界潛艦規模上排名第3位的共軍呢?

濟陽級艦為何要放在東部,海軍應該很清楚吧!就是因為看重她的反潛能力。

人稱:百年海軍不是沒有原因。美軍近20年錯誤的造艦政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因應共軍的海軍急遽擴張,美國海軍突然發現以往著重反恐戰略下海軍發展的政策無法適應未來大國競爭。結果平均艦齡超過30年已老化的「提康德羅加級」神盾巡洋艦無法迅速汰除,15年前開始發展的濱海戰鬥艦(Littoral Combat Ship,LCS)無法適應目前的大國競爭,才造13年的新船已經要開始汰除。現在緊急建造20艘星座級飛彈巡防艦並提升現有勃克級神盾艦應急。

台灣沒辦法向美國一樣有那麼高額國防預算,所有資源必須花在刀口上。錯誤的政策不但浪費預算,還會錯過目前可貴的建軍備戰時程。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