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事科技】1998年,北韓成功試射了大浦洞-I飛彈,飛越日本上空並降落在太平洋上。在北韓成功試射這種中程飛彈後,南韓加快了能夠攔截來襲飛彈的命中殺傷飛彈系統的開發。1998年,韓國國防部啟動了代號「M-SAM」中程地對空飛彈的開發計畫,射程為30至60公里的飛彈,所需的雷達將由Lucky Goldstar開發,戰鬥火控系統將由Lucky Goldstar和Sangyong共同創建,飛彈和發射器將由三星來負責,預計服役日期為2010年,取代即將退役的鷹式(HAWK)防空飛彈系統。
韓國M-SAM計畫在電子導引等領域的開發中獲得了俄羅斯的技術協助。在俄羅斯專家的幫助下,以俄羅斯9M96飛彈為原型,模仿俄羅斯的S-300飛彈系統,可以在20公里高度攔截來襲飛彈。
2021 年 7 月,韓國空軍(RoKAF)第一防空飛彈旅以KM-SAM系統(又稱鐵鷹Cheongung系統)取代1983 年以來一直在韓國服役的 HAWK 系統以及 AN/TSQ-73 防空指揮和系統。每個完整的KM-SAM防空飛彈聯隊包含六輛搭載八枚「清軍(Chhonggun)」飛彈的發射車、一個被動X波段掃描多功能雷達(由俄羅斯S-400改良而來),每分鐘旋轉40圈、覆蓋高度可達 80 度。它可以偵測半徑 100 公里(62 英里)內的目標,並同時追蹤最多40個目標。

之後,韓國不斷改進了該系統而有了Block-I/II/III型,同時也開發長程防空飛彈L-SAM-I/II以攔截彈道飛彈,同時以安裝在卡車上緊湊型氮化鎵主動相位陣列雷達雷達(GaN AESA)取代了原本的大型雷達。
韓國指出,他們的新型多用途雷達系統能夠追蹤同時攔截最多六個目標。發射系統由水平舉升至垂直,飛彈發射後能夠快速改變飛行方向,飛彈本身由雷達導引,並具備反電磁干擾的能力。
日前在阿聯酋成功測試攔截彈道飛彈,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聯酋對這套系統產生極大的興趣,同時允諾投入更多的資金共同開發更新一代的雷達系統,能在沙漠炎熱的氣候環境條件下運作,同時能更有效的偵測無人機。除了沙烏地阿拉伯以及阿聯酋之外,羅馬尼亞也對此防空系統產生興趣,韓國獨特的美蘇醋氣系統融合開發在東亞也獨樹一格,且逐漸打開軍火外銷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