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本週二上午,總統賴清德親臨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主持航空醫學大樓落成典禮並致詞。他指出,松山分院是我國空軍醫療的前哨與航空醫學的最前線,長年肩負軍民醫療照護、離島支援及重大疫情應變等多重任務,具備無可取代的地位。
總統表示:「松山分院雖歷經多次整建,但自創立以來已逾八十年,始終承擔艱鉅任務,包括 SARS 及 COVID-19 期間作為專責醫院的貢獻,均顯示其醫療量能已超越軍用醫院角色,成為全社會防線的重要一環。」

守護飛行員健康:航空醫學大樓的戰略價值
賴總統特別提及,航空醫學大樓的落成,將進一步強化飛行員健康照護與預防醫學能量。松山分院作為我國航空醫學重鎮,整合國防部軍醫局、三軍總醫院、空軍司令部、國防醫學院、交通部民航局等機構資源,承擔包括「空勤體檢」、「航醫鑑定」、「空中救護」、「航空醫學教育」、「航空醫學研究」等五大任務,肩負國軍飛行安全的醫學保障使命。
戰傷後送中樞:前進外科與空中救護任務
在全社會防衛韌性政策指導下,松山分院已編制「前進外科小組」,具備隨部機動、快速處置能力,為台灣少數具備實戰醫療支援能力的團隊。此編組目的在提升重大災難、大量傷患或戰場後送時的即時處置與存活率。
松山分院也負責執行我國空中後送核心業務,已建立完善啟動標準,針對十四項適應症(如:重大創傷、中風、截肢、燒燙傷、急性呼吸窘迫、高風險產婦等),進行嚴謹評估與時效處理,確保後送作業科學化、系統化與高效能,並有效縮短治療時間、降低死亡風險與節省醫療資源。

離島支援作戰:零時差遠距會診平台
針對離島地區緊急醫療需求,松山分院與空中勤務總隊合作,實施「空轉後送遠距會診平台」,讓離島醫師、航空醫學中心及責任醫院三方同步視訊會診,提高決策效率與資訊透明度,避免不必要飛行與夜航風險(據統計夜航風險為日航三倍),提升離島民眾緊急醫療保障。
自107年起,政府推動「金門、連江、澎湖航空醫駐地備勤計畫」,由松山分院提供專業支援,明顯縮短後送時程與病患等候時間,打造真正「零距離」健康防線。
從戰場到社區:軍醫體系融入全民健康願景
總統指出,為推動「健康台灣」,總統府已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因應平均壽命延長但不健康年數仍達8年以上的問題,致力於縮短不健康年數、提升國人健康年齡。政府正推動:
- 「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 「三高防治888計畫」
- 成人預防保健年齡下修
- 擴大健康篩檢與早期治療
賴總統表示:「我們希望松山分院也能積極投入全民健康事業,延伸軍醫量能為民服務,讓國家更健康、國民更有力。」

節能減碳與醫療韌性:醫院的新使命
最後,總統提及氣候變遷下醫療機構角色的重要性。未來松山分院也將配合政府節能政策,強化空調與能源設備汰換,落實低碳醫療環境建設。此舉不僅符合永續發展精神,也代表軍醫體系對未來戰場與社會風險的前瞻準備。
新基地、新戰力、新國防
航空醫學大樓落成,不僅是建築完成,更代表國防醫療體系在戰備與公共衛生的戰略升級。從823砲戰以來的空中後送,到今日智慧會診、遠距平台、機動外科小組,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始終站在保衛國民健康與國軍戰力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