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國防部今年春節加強戰備媒體邀訪活動,陸軍是由第二作戰區的台東地區指揮部負責,台東地區指揮部前身為「陸軍裝甲兵團」,並於民國96年改為鎮東部隊,隊徽中綠色代表中央山脈、藍色代表太平洋、天藍色代表東部清澈的天空,中間的黑鷹象徵思考敏捷的指揮、勇猛頑強的部隊、高度戒備的警覺。


這次演練的科目是重要目標防護,模擬敵軍由演轉戰,假借演習名義突然以機降方式突入我重要設施,小型突擊部隊機降後佔領重要設施,同時於外圍佈置防禦工事阻止守軍反攻。國軍演練反應流程是首先以空軍防空單位實施偵蒐集防空攔截,模擬以麻雀飛彈及35快砲攔截敵方後續侵犯之敵機;接著反攻部隊以戰術型偵蒐無人機對敵方第一線實施偵查,標定敵方位置後以120迫砲車實施攻擊削弱敵軍防禦,接著機步排發起步戰協同攻擊,中間有演練野戰救護車載著醫療小隊演練將戰場傷患緊急處理後迅速上車後送,同時有以工兵裝土機模擬清除進攻路線上的障礙地形以及5噸救濟車模擬受損車輛拖救。


東指部位處台東,單位內有80%人員是原住民,有其特殊的活力,這次參演的機部一營更有夫妻檔中士位於同一單位,真的是以部隊為家的真實體現;而狙擊手也是少見的女性狙擊上士,其丈夫也是狙擊手,本身更曾榮獲司令部狙擊手鑑測第一名的佳績。指揮官譚勇少將就指出,台東指揮部努力實現「仗怎麼打,部隊就怎麼訓」的概念,強化情報、指揮、擊殺鏈一體。另外為了國際宣傳,這次台東指揮部也安排了後勤科上尉運輸官,以流利的英文回答外媒問的問題,這部分要給國防部肯定。



整個操演加採訪歷時約一小時,雖然是縮小空間模擬的方式,但是有幾點仍可以討論改進,例如其中有段情境是模擬民用無人機侵擾基地的處置,目前是先以快速反應部隊攜帶干擾槍先以軟殺方式阻斷小型無人機的控制,若仍不行在回報由指揮官決定是否硬殺擊落,這在承平時期尚可應付,不過端看干擾槍的效用,小型無人機在100公尺上空就很難肉眼發現,這種設定有點一廂情願,建置完善的營區無人機防護(對民用小型無人機)才是釜底抽薪之道;而在戰時要防範敵方偵查或自殺無人機又是另一種移動式干擾設備的選擇,獲是參考以色列新開發的步兵瞄準系統,體積緊湊能安裝在一般步槍上,可以說是瞄準點計算的小型電腦,在幾百公尺外也能一發擊中飛行的小型無人機。

另外對於戰術無人機的運用,坦白說如果只是觀察跟標定,其實便宜得多的民用無人機就可做到,且體積更小隱蔽更高,操控也更靈活,戰術型無人機應該具備即時戰場情資能傳遞給指揮中心,而不是只有畫面回到控制站再口頭傳遞,現行的戰術無人機需要三人一組操作,且從車上搬下到組裝完成起飛至少要15分鐘,體積大又需要額外的考照,每年還需要複訓,根本不符合單位人力需求,俄烏戰場就是很好的例子,裝備要符合基層單位實際使用需求而不是研發單位硬塞給軍方使用。




另外操演部分,機步排攻擊時指揮車是輕型戰術輪車,這點其實就不甚瞭解,以裝甲車來擔當理應有更好的防護,或許未來會以雲豹裝甲車取代。另外今年多加了工兵車輛部分,這點要大大的讚賞,因為是以戰場可能會碰到的情況來想定,建議之後演練可以加入更真實的情況,烏克蘭夏季反攻遇到大量的雷區而失敗,以及現代戰場上到處橫行的自殺無人機,這次操演沒有演練排雷的處理,這點有可能是會實際碰到的情況,以及裝備上都毫無防範自殺無人機的柵欄裝甲,這些都是參考國外經驗能改進的地方,從井觀天只會限制思維,跳脫框架才能防範未然。


今年的春節加強戰備媒體邀訪,能感受到國軍逐漸改變的觀念及裝備,以及基層單位官士兵對工作的熱情及單位的信心,但也體會到面對中共越發頻繁的威脅國軍所承受的壓力。戰場情況實時在變,這兩天烏克蘭又以無人艇擊沈俄羅斯港內的飛彈快艇,開戰前烏克蘭的軍力對比俄羅斯就有如台灣對比中共,俄烏戰爭是個很好的警惕及參考標的,在給予國軍支持的同時也應鞭策繼續向前切勿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