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是人類史上的偉大自然發現,雖便利卻也會引發難以挽回的傷害,一但運用不好則像觸怒大自然那般受到反撲,根據科學計算,電的速度高達每秒30萬公里,假設觸電的距離為1公分以內,那麼電只要0.00000000003秒就到達你的身體了,但人體平均反應速度卻要在外界刺激後的0.3秒才完成,電的速度根本狠甩人體反應速度,因此觸電受傷也算是很常見的傷害。
電擊傷來自身體「直接接觸電流」或「隔空接觸電弧」這兩種原因,加上電是一種能量,在通過身體時會因阻抗轉換成熱、重等消耗,進而對身體產生破壞,一但發生電傷害,要注意的絕對不只是受傷區域的外在,更要注意內在的隱藏傷害,像是燒燙傷、組織肌肉及神經血管損傷、骨折等。
最怕直接接觸電流
電流進入身體後會使肌肉收縮跟痙攣,加上人常用手腳接觸電器,而手腳有抓住物品的功能,因此觸電後肌肉收縮常觸發手抓導致身體無法脫離,進而延長持續傷害的時間,因此直接接觸電流可說是最可怕觸電狀況
受傷部位通常包括 觸電接觸點、 電流出入口、電流出入口連線路徑(電流通特性是往阻抗小的方向走,而地面就是阻抗最小的地方,因此會從人體找一條往地面的路),若將以上三個部位分開來看,觸電接觸點及電流入口會像燒傷,呈現乾燥、燒焦或皮革狀,電流出口處則像爆炸傷,電流出入口連線路徑則是以組織肌肉與神經血管及骨骼受傷為主,這是因為神經的阻抗最小,電流常沿著神經走,若通過生命中樞 – 腦幹可能引起呼吸抑制、腦水腫或出血,並間接導致死亡,即使是其他的中樞神經部位,也會產生癲癇、昏迷或感覺運動功能缺損,而若傷及心臟則會發生心跳停止或心律不整,假若是血管則會產生動靜脈血栓或栓塞,以上即使救活也會有部分心肌與血管缺損。
就算單純電到四肢也別忽視,因為電流導致的肌肉痙攣可能會造成肢體骨折喔,大概是肌肉硬生生把骨頭折斷的意思,尤其要特別小心肌肉壞死後釋放的肌紅蛋白會引發急性腎衰竭,肌肉也有可能因為遭受過大的電擊能量引發腔室症候群。
電不是躲著就百分百安全
電弧傷算是電擊受傷中大家比較陌生的,這通常是在有高壓電的環境下才容易發生,根據小編曾經在電機系修業五年的知識, 高壓電有能力將空氣或木材當作導電體,又或者說空氣中的電阻不足以抗衡電的流通,因此電會以電弧透過空氣傳導到你身上,並因為經過空氣與人體的電阻消耗,產生的熱就遠比直接接觸電流來的高,最高甚至可以到達好千幾度,幾乎只要遇到電弧都會有嚴重燒燙傷(包含衣物燃燒引起的燒傷,也有人稱這種為閃燃傷,但太類似了所以將他與電弧傷歸同一類),大家更想不到的是,高溫會導致空氣急遽膨脹,這跟電影的燃燒彈很類似,急速膨脹的空氣會讓空間爆炸,也因此電弧觸電常伴隨著爆炸傷,導致臟器產生嚴重鈍挫傷,或是在爆炸過程中被其他物體的碎片擊中而產生創傷。
安全評估遠比救援更重要
接觸傷患前第一件事絕對是評估現場是否安全、確認是否已經斷電,接著先把傷患搬移到安全的地方,Why?你怎麼知道電源稍晚會不會在救援途中突然被重啟(人工或系統設定),只有在確保現場安全才可以開始救援處置
電擊傷評估處置要內外兼修,民眾也做得到
一但遇到電擊傷就得同時兼顧內外科項目的檢查,最基本的頸椎、意識、呼吸道與呼吸、循環基本不可免,就算你是一般民眾也別擔心,這幾個評估直接目視就看的出來,,記得!只要你覺得有異常就是異常,過程中就盡量維持呼吸道暢通等待救護人員抵達,但若你是救護人員則請給予足夠濃度的氧氣甚至要考慮插管,因為電擊後很可能呼吸抑制或是心臟停止,導致組織細胞發生缺氧,送醫途中也要用心電圖持續監測。
在對身體進行理學檢查時,要完成露身檢查以處理燒燙傷及相關外傷,並尋找電擊傷的出入口,評估通過的組織器官可能產生哪些傷害,最需要注意的是電流是否通過胸部以上部位甚至頭顱,一但有這幾個部位的傷害通常預後較差,最後評估感覺運動功能及末梢循環是否完整(可能有血管傷害導致循環阻礙)。
電擊傷害會隨著電擊時間長短或部位而有嚴重度差異,對於外傷處置無論是受過訓練的救護人員或一般民眾都有能力協助,只要拿出無菌敷料或乾淨的紗布,對燒燙傷口進行包紮即可,但若你是專業的救護人員別忘了盡早給予輸液,這是為了預防肌紅蛋白引發腎衰竭,醫院甚至會監測尿液來評估輸液量是否足夠或有沒有腎衰竭風險,通常是以每小時排出1至1.5ml的尿液作為標準(尿液越多就越有機會排出肌紅蛋白),且輸液也可以避免後續休克發生,給予量可以用Parkland formula:4×TBSA(總燒傷面積)×體重(公斤) 計算,並在前8小時給予一半輸液,後16小時再給予一半,輸液種類以乳酸林格氏液為優先,而生理食鹽水為次之,之後盡速送到醫院治療。
除此還有一種是閃電傷害,但它的特性與家用交流電差異很大,例如電壓大且通過時間短,損傷部位是人體全覆蓋性的,受傷溫度極高,現場救援危害防護也大有不同,還要啟動逆檢傷,或許下次找個時間再來談這個問題。
避免電擊事件最重要的是多注意多防範
很多電擊傷的發生是來自防範不足,例如人員缺乏安全防護觀念,例如小編的父親從事電力工程,就常因戴手套影響手感而徒手施工,就曾因電弧傷害導致一節指頭缺損,縱使個人防護足夠,在工程上仍有非常多案例是系統缺失引起的,例如電源控制端離施工現場很遠,而控制端的人員沒有收到為何斷電的資訊,因而做了復歸動作導致施工人員觸電,這些都是可以被預防的問題,電是一種便利,也是極高風險,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傳遞給粉友們電擊傷的急救措施,更能喚醒大家對於用電安全防護的意識
更多詳細的內容請參考羅傑的EMS視野 – 救命 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