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風大觀園】國軍核生化偵檢車系統架構主要參考美軍 M93A1 狐式核生化偵檢車,之後、由中科院自行仿製而成。而M93A1狐式核生化偵檢車係由美國通用動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研發生產,於1998年開始列裝美國陸軍,並於2006年被M1135史崔克(Stryker)核生化偵檢車取代。國軍核生化偵檢車自2009年撥發至部隊已經超過15年,實在應該要加速更新。
核生化偵檢車(可偵測核子、生物、化學毒物,不過偵測生物能力較弱),因此通常會搭配生物偵檢車一起出勤,車上配置有核輻射偵測、生物檢驗、化學監測、集體防護、影像監視及指管通資等系統,配合車上之衛星定位系統及通訊設備,可迅速將偵測之結果及警報發佈傳遞。最先通報時依照發病症狀,通常可以初步判定相關毒物種類,譬如化學類毒物反應最快,生物類病菌通常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病。

生物偵檢車煙囪的囪頭將外部的空氣吸入進入車內的偵檢器,與水混合後滴入篩盤去分析,當然若本科系會更容易上手,不過非本科系也會有專業的訓練。核生化偵檢車在車頂有配備一座MR170化學遠距遙測偵檢器,能以紅外光光譜分析5公里遠空氣中之化學物質,不過當然受限於煙霧或視線阻礙,且必須將車輛 停在定點,將裝備桅杆升起始可針對遠距氣態實施監測與分析。除了MR170之外,國軍核生化偵檢車配備AN/VDR-2 輻射偵測器探測管,設置於車輛上方,能量測車外之輻射劑量劑量。


車側旁則有一個送樣窗口,車外人員取樣後會由此窗口放入負壓櫃之中,由車內人員進行檢測;另外車後有個車裝取樣器,藉由取樣頭吸入外界空氣由管線進入車內E 2M 氣相層析質譜儀中分析,或是將取樣器接觸液體待測物,並將加熱氣化後依照上述流程實施分析,透過資料庫比對將質譜圖顯示在電腦上,並將結果傳回訊息回報軟體上將資訊與上層通聯。
為了確保人員的防護,核生化偵檢車具備兩具毒氣警報器,一但進入毒區偵測車外的警報器會響起,同時過濾系統由平時模式轉為毒物過濾模式,核生化偵檢車的作業艙有兩套濾毒系統,當第一套過濾器已經飽和無法發揮過濾作用時會自動啟動第二套艙內過濾系統,同時提醒作業人員盡快撤出毒區。至於駕駛艙並無密閉式艙間過濾,因此駕駛艙人員必須配戴防護面具,同時連接車上的供氧供氣系統。除了過濾系統,整個作業艙也會維持250bar正壓,避免外界毒氣滲入。不過過濾筒的濾材開封後保存期限是一年,不論有沒有使用都必須更換以確保效用。

三三化兵群下轄偵一、偵二、偵三、偵四連,戰時個連會依據作戰配屬會分配到主戰單位,譬如偵一連目前是配屬到269旅,舉例來說漢光演習時偵一連會直接到269旅部報導,由269旅長直接指揮,其他連也是有各自配屬的單位,戰時三三化兵群等同打散到六軍團中,今年的漢光41實兵演習中,例如竹圍海灘的縱火阻絕區域設置都可見其身影。
核生化偵檢車 諸元
- 車長:5.41公尺
- 車寬:2.30公尺
- 車高:2.72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