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首批一年役期役男「仿真實戰訓練」,槍砲聲下震撼教育再度回歸

首批一年役期役男「仿真實戰訓練」,槍砲聲下震撼教育再度回歸

圖文:軍傳媒 Kevin

by admin
5.9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為使國人瞭解一年期義務役入伍訓練成果,陸軍於昨(20)日邀請媒體採訪役男「入伍訓練期末鑑測」實況。首梯一年期義務役2226梯在1月25日入伍的役男,經過8週的新訓訓練,本月18至22日進行為期5日的期末鑑測,測驗內容區分「體能戰技」、「兵器教練」及「綜合戰鬥教練」等三大類,以驗證入伍訓練成效。藉由8週循序漸進、由民轉軍過程,使役男成為「可遂行單兵戰鬥技能」且「能接受班以下任務式指揮」的合格戰鬥兵。

昨日測驗項目為三天兩夜綜合戰鬥教練,其中「震撼教育」透過模擬真實戰場環境,磨練役男戰技、體力及毅力,過往新訓結尾的「震撼教育」因為4個月役別的關係而取消,如今又恢復,且項目比以前更多元;整個流程分成不同的站點,各自有不同的科目,包含:

  1. 命令下達,攻擊發起:包含檢查武器裝備,班長下達命令
  2. 砲擊毒氣之處置:驗收防毒面具使用的熟悉度
  3. 變換位置射擊:利用門窗型、屋頂型、柵欄型障礙物進行掩蔽
  4. 敵火下救護:新增加的戰傷救護驗收項目,包含止血帶的使用、傷患的搬動,以及每一伍(3人)之間的交互掩護及支援
  5. 外壕掩護通過:練習敵火下通過壕溝的技巧
  6. 屋頂型鐵絲網掩護通過:利用木板搭建屋頂型通道通過鐵絲網
  7. 高低絆網:敵火下匍匐前進
  8. 衝鋒準備及實施:萬年不變的喊殺衝鋒
  9. 鞏固與整頓:進攻完畢後收攏部隊清點回報

至於美軍的新兵結訓測驗,通常包括

  1. 體能測試 (PFT) 新兵必須達到最低體能標準,這通過推舉、仰臥起坐和計時兩英里跑等項目來評估。標準根據年齡和性別而有所不同。
  2. 射擊資格: 新兵必須用他們被分配的武器(通常是M16或M4步槍)達到合格標準。這包括在一個資格考核課程中,於不同距離和姿勢下擊中最低數量的目標。
  3. 急救和化學、生物、輻射及核(CBRN)訓練: 新兵必須展示基本急救技能和CBRN防禦的熟練程度,證明他們能正確使用防護裝備和去污程序。
  4. 戰士任務和戰鬥演練 (WTBD) 這些是所有士兵必須知道的基本技能,包括對敵火反應、使用止血帶和通過軍用無線電通信等任務。
  5. 訓練周期終試 (End of Cycle TestEOCT) 這項綜合測試涵蓋了在基本訓練期間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包括軍隊歷史、核心價值觀以及各種技術和戰術技能。

之前也有介紹過美軍的新兵入伍訓練,國軍的訓練內容其實有參考美軍,只是美軍的新訓室10週國軍是8週,時間上會較為緊湊,訓練的強度也有差異;第一階段通常是心理建設及體能強化訓練,讓入伍士兵完成由民轉兵階段,台灣一年期義務役的新訓已經採用實戰化實彈射擊訓練,且將實彈射擊數提高到180發,鑑測18發175公尺射擊中須至少9-10發上靶才合格,也有手榴彈的實彈投擲,但是手榴彈實彈投擲只有一發,且幾乎是教官扶著手丟擲,如果有更多的時間訓練應該更好。

包含上述的「震撼教育」測驗,整個3天2夜的綜合戰鬥教練包含行軍宿營等項目,不過由於訓練週數不夠,因此國軍新訓地的形地物識別、野外方向判定等仍須下部隊後繼續熟悉,至於被詬病的刺槍術是採用近戰格鬥的方式訓練,美軍陸戰隊新訓的近戰格鬥從刀械攻擊、防禦,徒手格鬥實際演練,在地上鋪上橡膠顆粒實際操作,絆倒過肩摔都是來真的,末期加上真實對打,訓練士兵的抗壓力及鬥志。

302旅入伍的216名新兵中,有11人自願分發外離島,2名依照專長抽籤分發資通電軍、18名經過體格篩選抽籤後分發憲兵指揮部,1名專長分發總政戰局、4名抽籤分發外島,剩下的都分發到101守備旅,這一梯次包含六、八、十軍團的入伍士兵總共有655人,其中117人自願簽志願役,募兵成效相當不錯,可見新的訓練方式的確有所改變。

義務役役男入伍結訓後役男仍須至部隊實施44週訓練,實戰化專長訓練也偏向分發部隊後實施,這點跟整個役期長度有關,以台灣面對的威脅來說,就算是扎實的訓練,一年役期仍然嫌短,但要改變國人對當兵的態度,國軍仍需持續改變吸收新觀念,擺脫因為怕受責難就把所有資訊都當作機密的觀念,期許國軍持續進步,軍人地位更提升,好的福利、榮譽、社會地位,才能招募到優秀的人才,成為正向的循環。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