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持續保持致死率為零國軍防範夏季熱傷害成效斐然

持續保持致死率為零
國軍防範夏季熱傷害成效斐然

by admin
3.2K 瀏覽次數views

端午節剛過,台灣進入盛夏氣候,幾乎每天都高溫炎熱,是肇生熱傷害(熱中暑、熱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等)高風險時期,國防部除積極落實所屬官兵熱傷害防治宣導外,並要求每年4月底前完成全軍人員熱傷害合格簽證作業,並持續加強官兵對於熱傷害徵候辨識、初步處置與急救降溫演練,以便隨時都能即時應變處置,降低重度熱傷害發生機率,確維官兵健康安全。

國軍今年因應夏季高溫屢破紀錄,在訓練不中斷、戰備無間隙的要求下,為防範官兵於操課訓練期間肇生熱傷害,訂定相關的防範作為如下:

  • 各項體能訓測前,即應接受充分均衡且規律運動訓練,逐步調整熱適應之能力,避免貿然受測,並完成勤前教育,各階層主官管都要掌握身體不適人員(例如BMI過高肥胖者、感冒服的藥物會抑制排汗、或是空腹、過度疲勞的短暫生理狀況等),特別注意其反映情形及狀況。
  • 律定隨隊救護編組,建立通聯機制及完成測試,完善救護車急救器材整備及功能測試,目前只要單位有野外操課訓練,一定有台救護車在旁待命,配屬的醫護單位人員(由衛生連支援)演練急救器材操作,掌握操課場地鄰近具備中暑急救處置能量(科別、設備及聯絡電話)之醫院,先期勘查及熟開後送路線。
  • 就各訓場現地,定時監測中暑危險係數變化(溫度+濕度*0.1),當熱中暑係數達40時就會呈紅旗警示,要求官兵一定要適時補充飲水(少量、多次、慢慢喝),每小時至少補充500c.c.,同時嚴禁以冰品飲料代替水分補充。

除了上列的預防規劃外,同時國防部也制定應變處置作為SOP:

  • 快速發現:當自身或鄰兵發現有意識不清、全身倦怠無力及肌肉酸痛、體溫升高、停止流汗、尿量減少(顏色變深)等徵兆,應立即向幹部反映並通知醫務人員處理。
  • 快速降溫: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除裝備,以冷水、冰塊或濕毛巾等,淋濕擦拭全身,冰敷頸部、腋下及鼠蹊部兩側大動脈流經區域,必要時給予水分。
  • 快速送醫:一邊降溫、一邊後送,同時聯繫收療醫院,先行完成急救準備;後送途中,必須隨時注意患者生命徵象,適時提供必要之醫療處置。
  • 平時即應完成降溫急救處置應變編組,律定班長、鄰兵、軍醫官、醫務士、押車幹部職掌,分工合作;並持續確按步驟演練,以熟稔急救「三快」之要領。

國軍近年來在各級持恆戮力,第一時間急救處置得宜下,熱傷害致死率為零,且重症個案已逐年大幅減少,國防部仍將持續要求官兵落實熱傷害應處作為,強化幹部風險管理(人員辨識及環境監測)、完善緊急醫療(衛勤緊急救護及到院持續降溫治療)及提升自我防護能力,使官兵在訓練環境中,達成「安全零傷害」之目標。不得不說具老實話,軍中生活近年大幅改善,雖不免仍有些受批評之處,但坦白說外面社會也都有類似的欺壓,軍中其時就是社會的縮影,不同的是不能輕易選擇不幹了瀟灑離開。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