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賴清德總統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昨日傍晚在總統府共同召開記者會,就台積電日前在美國白宮宣布,將在美國繼續擴大投資,希望能解除民眾的疑惑。
賴清德總統的致詞全文如下:
四年前,台積電在美國亞歷桑那州的投資,就已經創下外國對美國直接綠地(greenfield)投資的最大案。因此兩天前,魏哲家董事長跟美國川普總統共同宣布,台積電將繼續擴大投資,引起全球矚目。
來自臺灣的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在美國白宮、在全世界面前宣布,台積電將透過這項增資案,來為下一個世代人工智慧以及其他前瞻應用貢獻心力,也因為台積電的積極投入,未來人類的科技生活將可以獲得實現,這是台積電的時刻,也是臺灣的時刻,更是臺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
我在收看魏哲家董事長跟川普總統的記者會時,一方面不自覺地想起1921年蔣渭水先生的兩句話:「樂為世界人」、「臺灣名譽馨」,這兩句話充分傳達了百年前這個世代,希望走進世界,得到世界肯定的夢想。
百年後的今天,臺灣雖然站在威權的第一線,但勇敢堅強、臺灣人民團結合作。今天的臺灣,已經是國際社會人人稱羨的民主國家。而在全世界集結所有最尖端的科技,要迎向下一個階段的繁榮昌盛的舞台上面,我們看到了,來自臺灣的台積電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令人感動。也讓臺灣成為世界的臺灣,一圓百年前世代的夢想,無怪乎許許多多人看了記者會之後,都表達這是臺灣的驕傲。這當然是台積電的成就,也是臺灣共同的驕傲。
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的發展,50年來是經由產官學研共同努力的結果,我要感謝台積電張忠謀創辦人、劉德音前董事長,以及現任魏哲家董事長的傑出領導,還有公司同仁的努力打拚,也要感謝歷任總統的鼎力協助,還有臺灣社會、臺灣人民的大力支持,我們共同造就了護國群山。然而我們也看到,每一次台積電的布局,台積電都更因而壯大,更有競爭力,同時也提供了臺灣的企業進行國際合作,也成就了臺灣更大的實力。
如果我們從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來看,又或者是從臺灣產業發展的歷程來看,我們都不難發現,臺灣的產業是從「西進」、接續的「南向」、進一步的北邊合作「北合」,幾十年來所累積的實力,已經足夠讓臺灣自信地跨越太平洋,「東拓」到美洲大陸,重新建構一個新的產業布局的時候,一起發揮「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讓我們國家的實力,能夠更進一步地發展、壯大。
最後,我要感謝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在這段時間,跟政府保持密切聯繫,也說明了台積電赴美的投資計劃。今天更是風塵僕僕,從美國回來之後便來到總統府,來開這場記者會,向國人說明整個過程,並且回答國人關心的幾個問題。
現在,我們就把麥克風交給台積電另外一位傳奇,同時也是這個會場最重要的人,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我們用掌聲歡迎。

接著是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說明,台積電除了臺灣以外,到每一個地方蓋生產線都是為了回應客戶的需求,無論到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都是如此;這次台積電擴大對美國投資,除了因為客戶的需求外,當然還有其他考量,譬如成本、當地人才、水電等,台積電盡量與當地政府、甚至當地大學合作,培育更多人才。
魏董事長進一步說明,他在美國宣布多投資1,000億美金可以多蓋三個廠、兩個高階封裝、一個研發中心。目前台積電研發中心約有1萬人,是台積電往前進的中心,不是美國生產線1千人的研發中心可以比的,因此要大家放心。但是對於外界認為台灣的研發中心是專注製程改善,美國的研發中心是先進晶片研發,才是真正的技術根本外流的懷疑,魏董事長並沒有多作解釋。
外交國防委員會立委陳冠廷表示,「企業全球佈局是跨國公司必須考量的策略,台積電的海外投資就像豐田汽車的全球化策略,不只是擴大市場,更是提升國際政治地位的關鍵一步。」
以豐田汽車為例,陳冠廷解釋道:「豐田成功融入美國市場後,美國政府不再視其為外來競爭對手,反而給予政策優惠。同樣地,台積電在美國建立生產據點,將促使美國政府更重視台灣的戰略價值,進一步強化台美半導體供應鏈的相互依賴,這不僅提升台灣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讓台灣的晶片製造更具全球影響力。」
立委林億君則指出,台積電確定擴大對美投資,對台積電在全球的戰略布局來說,或許是美事一樁,台積電六成的客戶在美國,此舉對於台積電絕對是「利大於弊」!但是,林憶君仍憂心指出,站在台灣外交戰略位置及經濟利益考量,如果台積電赴美投資,將重心轉移,那是否將因此連帶影響台灣相關衛星產業根留台灣的態度,甚至讓國內培育的高科技人才也因此一併出走前往美國發展,其未來衝擊之影響力,對台灣經濟發展來說,無法預期,仍不得不慎!
對於商業公司來說,永遠都是跟著客戶走,當年的鴻海如此,現在的台積電也是如此,但是台積電在台灣繼續蓋11座生產工廠,等於是把製造耗能產業留在台灣,真正研發部分是否外移?這點是今天記者會沒有說的,也是國人應該重視的地方,而政府在這整個事情中有從事什麼樣的外交努力,又或者如何協助民間廠商的談判,都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當護國神山開始遷移,下一個重點產業又在哪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