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RF-5E將除役,機工長協同飛行員最後一次巡禮

RF-5E將除役,機工長協同飛行員最後一次巡禮

圖文:軍傳媒 Kevin

by admin
32.8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F-5系列是美國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於1950年代末期應美國政府「低成本輕型戰機」需求所研製,最初是作為出口盟國的經濟型戰機解決方案。

F-5A/B「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是最早的量產型,F-5E/F「虎II」(Tiger II)則是1970年代進一步改良版,換裝更強大的J85渦輪噴射發動機、先進航電、空戰能力增強。

1970年代冷戰中後期,美國與多個盟邦均有戰術偵察需求,但大型專責的偵察機造價昂貴,一般中小型空軍根本無力負擔,因此腦筋就動到在亞洲、拉美、中東大量服役的F-5系列戰機上

RF-5E主要特色是將機頭改裝改用更尖長的部分透明機鼻整流罩,內置多型光學/紅外線/斜視偵察相機,同時將航電系統部分升級,支援偵照作業及數據處理。

今天空軍展示飛機出勤前所需裝掛自衛用AIM-9P4飛彈,作業開始前都會執行人員安全檢查及靜電釋放作業,並將身上的手錶、戒指等尖銳物取下,之後執行潛力裝掛。

AIM-9P4屬於小型彈體,通常以人力裝掛,裝掛時將飛彈掛和對正插銷,插入發射架滑軌內槽後向前滑入;通常裝掛的時間是3分鐘。裝掛完成後,會再執行各項檢查,包括各派龍安全銷等,且空軍的檢查都是由複數人員執行雙重確認,最後全組員會執行一次FO作業,回報後才正式完成整個作業。

最後是由機工長向飛行員報告機況,同時共同執行起飛前360度檢查,包括蒙皮、操作面、輪胎等,最後飛行員及機工長會再執行一次FO作業,然後機工長便會協助飛行員進入座艙執行開車,同時與飛行員共同執行操控面檢查。

根據機工長葉品聰表示,由於F-5系列的退役,機工長及其組員都會改成負責F-16V,預計換裝訓練約是3個月,部分人員也會轉去負責MQ-9B,不過基本上飛機的機械原理都差不多,因此等於從60分開始學習,相信能很快地上手。

分隊長傅鈜則表示,一次在東南海域對侵入領海的不明船隻做偵查,由於當天的天候不佳,因此必須以極低空來完成偵照,這十多年來操作RF-5E協助國土災害確認,以及相關地偵照任務,對台灣幫助很多,也很不捨,未來會以RF-16及MQ-9B取代,自身也會轉往F-16V駕駛,整個流程在兩架飛機滑出機堡後,並對飛行員及機工長專訪後結束。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