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在國防與航太工業中,無線電頻率測試與電磁驗證系統是一個看似低調、卻影響全局的領域。這些技術決定了一架戰機是否能在戰場上保持隱身,一套雷達是否能有效偵測來襲目標,以及通訊系統在高干擾環境下是否仍然穩定運作。來自法國的 MVG(Microwave Vision Group),正是全球在這一專業領域具領導地位的廠商。憑藉超過三十五年的技術積累,MVG 在軍用天線量測、雷達散射截面(RCS)、遮罩罩(Radome)測試,以及電磁相容(EMC)方案方面,扮演著各國航太與防務產業的幕後推手。
公司背景與產業定位
MVG 成立於 1986 年,專注於無線電頻率與電磁波測量解決方案,主要服務對象涵蓋國防、航太、電信與汽車產業。其總部位於法國,但業務已遍佈歐美、亞洲市場。依據公開資料,MVG 年營收約 1 億歐元,擁有 430 名員工,以及 25 項以上專利,展現出其在專業測量技術上的持續創新力。
從產業定位來看,MVG 屬於「軍工產業鏈中的基礎技術供應商」,雖不像飛彈或戰機製造商那樣直接受到外界矚目,但其產品卻是各國研製新一代武器系統不可或缺的一環。對台灣而言,這類企業的技術能夠提升國防自主研發的驗證能量,間接加速防衛系統的成熟。


核心技術與產品包快下列幾個方向,多以測試驗證為主,例如:
- 天線量測與驗證:MVG 提供涵蓋「近場、遠場及緊湊場」的天線量測方案,能針對不同型態天線進行全向性與指向性分析。其FastField™多探針系統更是業界知名,透過多點同步量測方式,大幅縮短測試時間,提高精確度與效率。
這對於現代軍用平台至關重要,尤其是裝備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 的戰機與艦艇,能透過快速量測技術進行即時效能驗證。 - 雷達反射截面(RCS)測試:RCS是衡量目標隱身性能的核心指標。MVG的RCS測試系統能模擬各種角度與頻率下的反射特性,協助研發單位降低平台的雷達反射截面(RCS),台灣若能導入相關技術,將有助於強化本土研發能量。
- 電磁相容(EMC)與抗干擾測試:隨著戰場電子設備日益密集,電磁干擾的風險大幅提高。MVG 提供的 EMC 解決方案包括 無音室、混音室、軍規 MIL-STD 測試室,頻率覆蓋範圍從 1 MHz 至 40 GHz,能滿足各國軍規標準。
這代表在同一艦艇或飛機上運作的多套電子系統,能透過 EMC 測試提前排除干擾風險,提升任務成功率。 - 電磁脈衝(EMP)與無線電安全:現代戰爭中,EMP 攻擊已被視為戰略級威脅。MVG 針對此提出監測與防護解決方案,協助軍事設施在 EMP 環境中保持關鍵系統正常運作。
同時,其 RF 安全監測技術也能保障操作人員在高功率雷達或通訊系統旁的健康安全。

MVG 雖不是直接生產武器的軍工巨頭,但卻是確保各種軍事系統「能用、好用」的幕後推手。從隱形戰機的雷達截面,到飛彈的雷達罩,再到艦艇的電磁相容,MVG 的產品和技術,無不深深嵌入防務體系的基礎。
對台灣而言,若要持續強化自主國防工業,MVG所代表的測試驗證領域值得持續關注與借鏡。台灣的廠商習慣將自身的產品吹捧上天,但一直沒有公正的測試驗證能佐證,軍備採購從最低價標轉成最有利標後,軍方根本沒有能力驗證廠商的數據,因此引入第三方的驗證機構也是必要的,畢竟沒有嚴謹的測試,就沒有可靠的戰力,等到用時才知被騙,那時就不是後悔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