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打通國軍任督二脈,TAK系統改寫國軍指揮作戰節奏

打通國軍任督二脈,TAK系統改寫國軍指揮作戰節奏

圖文:軍傳媒 Kevin

by admin
6.3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軍事專欄】「陸勝一號」操演已經結束,國防部於上月30日邀請媒體至雲林元長古安宮採訪機步234旅的作戰演練。當天演練想定是機步234旅發起攻擊,沿著台19線向北進攻,經由無人機偵查發現元長古安宮牌樓附近有敵軍陣地,為了鞏固沿台19線北上裝甲矛頭的側翼,因此派出CM-33/34裝甲車進行掃蕩清除。

無人機發現敵方陣地後,經由TAK系統將敵情回傳,指揮部申請陸航協助實施空中火力打擊後,裝甲部隊CM-11戰車向北突穿的同時,機步排對敵扥地進行掃蕩,除了以車載鏈砲、機槍進行壓制,也派出步兵掃蕩殘敵,最後以ATAK手機進行回報,並將現場畫面傳回。

這次「陸勝一號」操演主軸就是陸軍新引進的TAK系統(Tactical Assault Kit),Android Tactical Assault Kit (ATAK,有時亦稱 Android Team Awareness Kit) 是由 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 (AFRL) 為 Android 平台開發、並由 TAK Product Center 維護的一款地理空間 (geospatial) 與戰場態勢感知 (situational awareness) 軟體。該系統可安裝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並搭配TAK伺服器 (TAKServer) ,形成「地圖 + 即時位置 +資訊分享」的作戰節點。

TAK系統的起源可追溯至 2010 年,之後隨著運用功能的不同,延伸出來TAK-MIL (軍用)、TAK-GOV (政府用)、TAK-CIV (民用版) 等不同版本,基本上還是相同的基礎圖資軟體,只是擴充的功能不同。而藉由開放模組所增加的擴充功能,就能讓一般的手機變身超級戰術平板。而在這個架構下,相較於頻果手機,安卓系統手機更加開放,因此目前多以三星的旗艦手機為主要平台,因此又稱作ATAK,國軍目前使用的就是S24 Ultra,有良好的影像及核心晶片能處理相關工作,且手機本身價格不貴也容易替換。

本次操演甲、乙軍特別配屬陸航、特戰、心戰、後備、資通電及空軍等部隊,軍方使用TAK系統其核心功能包括實時地理定位與顯示、共用操作圖 (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COP)、任務圖資疊加、近即時通訊與協同標記、以及插件架構以整合偵察、火力標定、無人機影像、電子戰功能等。與維安特勤隊使用TAK系統的不同在於,特警隊偏重小區域、單兵狀態分享功能,因此更整合影像、通訊等,並與小型無人機的畫面相連提供小組指揮官即時參考,而國軍使用TAK系統比較偏向是大區域的戰場單位掌握,用以破除戰場迷霧。簡言之,TAK系統將複雜的傳統指揮控制 (C2) 模式壓縮至行動裝置就可以解決,為部隊及支援單位提供快速、共享、視覺化的戰場圖像。

過往國軍使用圖紙包覆塑膠膜的方式對單位下達命令,而單位間聯絡或上級派赴命令也都以口述方式,不但不精確且有可能有誤會,若對戰場環境不熟悉甚至可能有天南地北的認知;這次陸勝操演直接在ATAK上標定,且單位動態即時回傳指揮部,指揮官可以隨時掌握任何一個單位的位置,必要時透過影像確認現地狀況,另外偵查單位發現的敵情,戰鬥單位與敵接觸的反饋,透過旅級情報單位整合後將資訊投送至全旅部隊,有助於對戰場情勢判斷,去年長青操演乙軍因迷路一頭撞進甲軍防線被全部俘虜的狀況將不再發生。

賴清德總統在2025年10月28日前往中部地區視導「陸勝1號」,總統府還發出新聞稿指出「這次操演運用無人機、部隊覺知應用套件(TAK系統)等新式裝備,建構出從偵察、指管到打擊的完整擊殺鏈;同時我們驗證跨軍種的協同作戰能力,充分展現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堅實戰力。」就是為了特別了解這小小的裝備如何讓國軍脫胎換骨翻轉乾坤。

這次「陸勝一號」操演,除了藉由TAK系統的使用,還特地安排由校準部擔任統裁部,主要是逐步建立相關的評判系統。過往是由裁判官現場將評估資料回傳後,統裁部判定輸贏再進行下一步的動作,因此需要較長時間;而這次使用TAK系統,統裁部可以直接透過系統導入「火點值」來評判交火雙方輸贏,同時判定損失後,直接指示進行下一步的機動,且沒有人為操弄的空間,因此此次「陸勝一號」操演初期甲軍一路南下幾乎打到嘉義,就是雙方對系統判定新制的掌握熟悉度不同。

這次的「陸勝一號」操演,國軍新引進的TAK系統等於打通任督二脈,從地面跑的天上飛的都能完整整合,除了前線戰鬥部隊,後勤支援部隊也可藉由此系統大幅提高戰場透明度及單位反應,開玩笑的說法就是三軍統帥能在指揮所喝著咖啡看戰況的進展。不過首次使用仍有些問題待解決,包含ATAK數量不足,特遣小組就會屬於無法在系統掌握的單位,教學不夠完整,很多功能都需自行摸索,尤其軍方的TAK系統較民間版多了60幾種功能,要熟悉運用仍需一段時間。

TAK系統要做到上述的共同圖像功能,說穿了主要還是在網路通信方面,承平時期是以中華電信的4G/5G頻寬運作,機房建立在國防部,與民間的通信系統及設備做區隔,根據軍方人士透露,除了中華電信的頻寬,也有其他的備援機制,只是無法透露,而這就是國軍下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能傳輸更多資料的通信頻寬,無論是透過低軌衛星、微波或其他手段,甚至是浮空氣球都是解決方式之一。

體系化作戰之下,沒有獨強的裝備,TAK系統就是不對稱作戰體系建構的重要一環,再來就是能支撐其運作的通訊裝備,以及使用其系統的創新頭腦,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期盼新系統的引進能帶給陸軍真正的改變。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