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上月表態中國若犯台將出兵協防,但紐時引述不具名官員指出,就算華府決定派兵或是軍援,也得讓台灣變成具備充足武器、能抵禦共軍的「豪豬」,美方正評估在台儲備大量武器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昨天刊登標題為「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的文章。內文引述現任和前任官員指出,共軍近期對台的海空演習顯示,中國攻台最有可能的先期行動就是封島,台灣得自力抵抗撐到美國或其他國家介入,不像烏克蘭可以透過與波蘭接壤的歐陸直接軍援,因此美國官員在研究共軍演習後,正加強努力在台灣打造龐大的武器庫存的可能性評估。
但將台灣變成武器庫的努力面臨挑戰。美國及其盟國目前優先向烏克蘭運送武器,這正在減少這些國家原本武器的庫存,武器製造商不願在沒有源源不斷的長期訂單的情況下開設新的生產線。如果美國加快向台灣運送武器,中國將如何應對尚不清楚。

美國官員正在確定出售給台灣的武器的數量和類型,並釋放消息拒絕一些大型系統的訂單,轉而推薦購買更多更小、更靈活的武器。拜登政府於 9 月 2 日宣布,它已批准其價值 11 億美元對台灣的軍售,其中包括 60 枚“魚叉”陸射反艦飛彈。美國官員也在討論如何簡化銷售和交付流程。
中國軍方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台灣後,於8月份在台灣附近地區用海軍艦艇和戰鬥機進行了演習。據日本稱,它還向台灣沿海海域發射了彈道飛彈,其中四枚飛越台灣。但即使在此之前,美國和台灣官員一直在更密切地研究入侵的可能性,因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證明獨裁國家的決策無法常理判斷,習近平一直希望收回台灣的統治權來成就其歷史地位。因此台灣勢必面對中國的侵略或武力威脅。而“在台灣囤積物資”目前引起許多的討論,新美國安全中心的研究員雅各布斯托克斯說,他在拜登擔任副總統期間就亞洲政策向他提供建議。
他補充說:“我們的觀點是,我們需要延長台灣可以獨立堅持的時間,這就是避免中國摘取其‘既成事實’戰略中唾手可得的果實的方法。假設美國進行干預,必須避免中國在美軍到達的前一天就贏得戰爭,因此在台灣建立武器庫存是一個方案,而如何加固儲存設施,如何分散武器存放,使中國飛彈無法一次摧毀全部或大量就是需要討論的課題。
美國官員越來越強調台灣需要更小、更靈活的武器,這些武器可以對中國軍艦和噴氣式飛機造成致命打擊,同時能夠躲避攻擊,將台灣變成“豪豬”,擁有大量防禦武器且能將中國攻擊成本大幅提高的實體,避免與中國正面進行常規戰,這是所謂的不對稱作戰核心。

自 3 月以來,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官員也經常與美國軍火公司就這些問題發表談話,包括本週在弗吉尼亞州里士滿舉行的台灣工業會議上。國防部官員 Jedidiah Royal 在演講中表示,五角大樓正在幫助台灣建立“島嶼防禦系統,以對抗具有常規優勢的侵略者”。前國務院官員詹姆斯·蒂姆比和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小詹姆斯·O·埃利斯表示,台灣需要“大量的小東西”來進行分佈式防禦,而台灣最近購買的一些來自美國的“魚叉”和“毒刺”導彈符合這一要求。台灣也生產自己的威懾武器,包括布雷艦、防空飛彈系統和反艦巡航飛彈。
他們表示,台灣需要將資源從“昂貴的、引人注目的常規系統”轉移到中國無法在初始攻擊中輕易摧毀的“非常規系統”,另外對中國在”灰色地帶”空域和水域的活動也必須建立有效的防禦對抗方式。另外還需要儲備彈藥、燃料和其他物資,以及能源和食品的戰略儲備。
“我認為,就不對稱戰略的優先事項而言,我們正在達成高度共識,但速度確實必須加快,台灣駐華盛頓大使Bi-khim Hsiao在接受採訪時也說,同意美方對不對稱戰略的評估,只是在台灣蔡英文政府從不正面承認相關訊息。
一些美國立法者呼籲更快、更穩健地交付。幾位高級參議員正試圖推動擬議中的台灣政策法案,該法案將在未來四年內向台灣提供 65 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並要求將台灣視為“主要的非北約盟友”。
如果中國決定在台灣周圍建立海上封鎖,美國官員可能會研究哪種方式向台灣提供補給——通過海上或空中——最不可能使中國和美國的艦船、飛機和潛艇陷入直接衝突。
一項提議將涉及從日本和關島的基地向台灣東海岸派遣美國貨機和補給。這樣一來,任何試圖擊落他們的中國戰機都必須飛越台灣,並有被台灣戰機擊落的風險。
國防顧問兼《海軍學院作戰艦隊指南》一書的作者埃里克·韋特海姆說:“在發生戰爭的情況下,可能需要大量的物資,雖然可能是可行的,但要通過這些物資將很困難。”世界的。” “問題是:中國和白宮在執行或突破封鎖方面分別願意承擔多大的風險,能夠持續下去嗎?”
他說,中國可能已經研究過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略失敗,美國應該繼續向台灣運送武器,這將使中國更難進行兩棲入侵或遠程武器攻擊。 .
“過去幾年與我交談過的中國海軍軍官曾表示,他們擔心任何失敗都會導致羞辱,這當然會導致他們不太可能採取行動,如果這樣做的風險增加的話。失敗,”韋特海姆先生說。“從本質上講,烏克蘭人取得的成功是向中國人傳達的信息。”拜登政府的官員正試圖評估哪些舉措會在不引發更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情況下阻止中國。
“拜登總統現在已經四次表示我們會保衛台灣,但每次他說的時候,都會有人退縮,”曾擔任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兼駐韓國大使的退役海軍上將小哈里·B·哈里斯(Harry B. Harris Jr.)說. “而且我認為這讓我們作為一個國家看起來很弱,因為誰在主持這個國家決策?我的意思是,是總統還是他的顧問?
“所以也許我們應該相信他的話,”哈里斯海軍上將補充道。“也許他是認真的要保衛台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