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個人戰傷急救包,符合需要的都是好包

個人戰傷急救包,符合需要的都是好包

圖文:軍傳媒 羅傑

by admin
13.8K 瀏覽次數views

坊間急救包的介紹,像是汽車用急救包、家用大型急救包等,機車急救包等,其實這些急救包說穿了就是大小不同、功能需求不同而已,因此不要拘泥急救包的名稱、款式,只要拿一個可以分類盛裝的包包、再依可能會遇到的情境、你能買到的器材、配合你會的技術,組裝起來就是個好的急救包,簡短說就是「#好裝#遇到#好用#我會」這個核心精神,因此急救包組成與使用場合最為相關,而過去我們介紹的都是創傷、非創傷情境且適合城市救護的急救包,因此建議裝載安全保護、傷口處理、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呼吸急救、生命徵象監測、休克輸液等大類。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一款運用在戰傷環境、裝載內容物貴精不貴多、能快速處理嚴重問題的特殊急救包 – IFAK (Individual First Aid Kit),顧名思義是個人第一反應模組包的意思,不過由於台灣也是直接講簡寫IFAK,因此就不要太在意中文了,IFAK目的是希望創傷時可以用最短時間取得最有用裝備,並挽救預期性傷害發生時的存活率,款式設計有很多種,最基本的就是左右開然後用拉鍊關起來那種,容量大一點的可能是十字形,也就是拉鍊打開後除了本體可以左右開,還縫製了兩個可以上下開的網袋或布袋,同時IFAK也會縫製很多彈性繩來作為固定耗材用,盡可能發揮體積小、容易攜帶的特性。

(註:first aid在國際急救領域是第一反應員的專有名稱,主要負責最簡單快速的措施像是止血、CPR等,目的是第一時間救人,因此不會做太複雜的事,人員也不一定是醫護人員)

越戰之後有人提到戰傷醫學與存活率的問題,並在2003年左右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配發IFAK給軍人,這時候的IFAK講究簡單快速及模組化,大致分為輕傷模組Minor First Aid Kit、創傷模組Trauma Kit:

  • 輕傷模組:內含不同尺寸的OK繃、Water Jel 燙傷凝膠、消毒碘液、淨水用的氟錠、三角巾、固定用紙膠帶、抗生素藥膏
  • 創傷模組:包含不同尺寸的彈繃及紗布、燒燙傷敷料、以色列繃帶、止血帶(早期款式很多種,現以CAT、SOFT、SAM-XT為主),以快速止血為最大考量,說個小故事,在古老時代的IFAK還有止血粉呢,但2012年左右經實證建議效果沒有很好就不再配發。

近期因應武器殺傷力越來越大,同時根據PHTLS及TCCC的創傷急救觀念更新,IFAK內容物除了繼續裝載輕傷或創傷模組以外,更加入手套、止血填塞紗布、胸封貼、鼻咽呼吸道、氣胸時的針刺減壓用長針,同時考量低光源的處置效率,也建議救援者要攜帶能提供光源的設備(頭燈、筆燈等),一路以來,IFAK都是以最有效率的實用考量為主。

雖然國內IFAK使用風氣尚未興盛,回想起之前某彈藥庫發生爆炸時,輿論都還在爭吵IFAK及止血帶資源不足!😤 但在國外IFAK卻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標準裝備了,不只是人手一個, 還要求內容物拆封後即使沒用過也不能放回去🙀,因為創傷環境非常容易將耗材染污,如果有短少的裝備就到後勤單位補給,配發給你的IFAK就算從來都沒用過,也會在到達補給單位訂定的更換期限時整包汰換並配發新品,這是為了確保每一項器材都能在最危險的時候發揮100%功用,而不會在現場發現物品損壞無法使用而丟掉性命,這不惜一切保證器材零失誤的做法,即使在台灣資源相對豐沛的的城市救護都不一定能完全做到。

國外對於IFAK的設備功能雖然極度嚴謹,但對內容要裝什麼卻沒有制式標準🆓,而是看各作戰單位的任務特性來做設定,並考量什麼東西才能提高現場傷患的存活率,而這些設備及作法同時要符合戰傷醫療指引。總的來說,裝備越精巧就要經過越多的思考。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