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美國女兵專題 : 新兵入伍訓練BCT

台灣美國女兵專題 : 新兵入伍訓練BCT

圖:軍傳媒 特約 美國女兵 Grace

by admin
6K 瀏覽次數views

作為世界軍隊的模仿指標,美國的四大軍種有各自的新兵訓練營(Boot Camp),四大軍種各自招募搶人,士兵訓練分成兩階段,新兵基礎訓練(Basic Combat Training,BCT)以及進階戰鬥訓練(Advanced Indicidal Training),美國陸、海、空軍的BCT是10週,海軍陸戰隊是13週,就如同台灣當兵是男人共同的話題,BCT也是美國軍人的共同話題。

美國軍人聊過往,常聽到他們在互相詢問 “Where did you do your BCT?” ( 你在哪接受新兵訓練?)”We went BCT together!” ( 我們在訓練期間認識的,我們是同梯!)”My BCT was tough.” ( 我們在新兵訓練被操爆)。沒錯,成為美國軍人的第一關,就是新兵訓練!

要加入美軍,其實沒有特別的限制,條件如下 :

  • 要有綠卡或美國公民身份
  • 17-35歲
  • 具備基本體能(不需要到運動健將的程度,能跑能跳耐操即可)
  • 至少高中學歷(國外學歷承認)
  • 無重大犯罪或負債紀錄

其實入門門檻很寬鬆,但是一旦加入後,嚴格的訓練就會淘汰掉不適任者。以最基礎的BCT為例,美國陸海空三軍的BCT時間長達10週,期間不能使用任何電子產品(對,你不會有個人的手機可隨時使用,每週有大概不到半天的時間讓你跟家人通通電話連絡而已)。在報到一直到進入BCT大概有一週的時間,通常是處理文書相關作業、身體檢查、領個人用品、剃光頭等,同時讓新兵有點時間轉換心情適應新身分,之後才會進入BCT。

搭著大巴士,背ˋ著約二十公斤重的黃埔大背包,一進入BCT從下車開始,就會面臨教官的震撼教育(Shark Attak),也就是電影中看到帶著高高的軍帽,對著你大吼大叫 的士官,從一跳下車勘史,就是一連串的叫罵和伏地挺身,目的就是建立教官的威信,完成新兵的心理轉換,通常只有30分鐘就結束(因為教官的嗓子會啞),而之後教官也就不會用這種口氣說話,但是絕對的服從威信還是在。

美國的新訓分成紅白藍三階段,1-3週是紅色主要教授戰場基本技能,例如槍枝的熟悉、急救包的使用、當然還有體能訓練,其中的催淚瓦斯室體驗也在這階段。再來是4-6週的白色階段,主要是提高士兵基本武器(包含步槍、機槍)的射擊技巧,這個階段中,每個新兵最基本的射擊數也有500發子彈,國防部的兵役改革要強調實戰化訓練,基本的射擊訓練就不可少。

白色階段中除了槍枝射擊技術外,還有包含各種的格鬥訓練,赤手空拳的格鬥術是培養士兵的自信,沒有武器都能打敗敵人,更何況有槍的情況下。另外會使用木棍兩邊綁上沙袋作為槍枝的代替品,訓練近距離格鬥的技巧,還會舉辦擂台比賽等,這個階段另外就是學習野外求生、野外定位、指南針及地圖的使用技巧等。

最後7-10週的藍色階段,強調是個人技能的提升、領導能力的培養,以及跟團隊的合作能力。美軍的野外行軍標準是背負40磅重的行李走上12英里,過程中當然有許多實戰模擬環境,必須應用之前學習到的技能來克服,過程中包含夜戰、城市巷戰等,同時這幾天都是完全在野外食宿,吃的就是野戰口糧(Meal, Ready-to-Eat,MRE),讓新兵熟悉野外作戰的完全型態。另外與蘇式訓練不同,美軍特別重視班、排長的領導能力訓練,基層軍官除了服從命令,戰場上也要有獨自判斷應變的能力,這就是美軍強大的根本。

前述提到在BCT中,手機是全程禁止,每週只有週日上午是他們的教堂時間,教官會詢問個別的意願讓新兵去參加禮拜,這時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所有人都會選擇參加,因為不參加的就是留下打掃。而在禮拜過程教堂(位於營區內)的牧師(也是軍職)權力比教官還大,通常都會把教官趕出教堂讓新兵可以趁機打瞌睡補眠。週日下午通常教官會帶隊採買以及有約2個小時的自由時間,這時可以使用電話跟家人聯絡。

在經過BCT訓練畢業之後,可以說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基礎美國士兵,之後的分發依照不同的單位有各自的專業訓練,我們後續再來介紹。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