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空軍F-5型戰機服役逾四十餘年,老虎戰機完成最後一次夜航訓練

空軍F-5型戰機服役逾四十餘年,老虎戰機完成最後一次夜航訓練

圖文:軍傳媒Kevin

by admin
9.7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問市超過一問市超過一甲子的F-5系列戰機,國際上歸類為「第三代戰鬥機」,空軍服役47年的F-5E/F戰鬥機預計舉行正式換訓成果展示,未來將逐漸退出第一線的序列。冷戰時期美國考量到各國政經環境經濟實力的差距,並不是所有盟國都有辦法負擔需要精密維護的高科技戰機,因此以「易於維護及操作」為主要訴求,推出經濟校系高的通用戰鬥機,全機結構簡單、輕量化設計,也沒有任何高科技敏感技術,可以授權國外組裝,同時經過最低程度訓練便可以熟練操作,成為當時支援盟國的最合適機種。

最初的F-5A/B自由鬥士(Freedom Fighter)戰機並沒有安裝雷達,為美國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 Corporation)在1970年代推出的輕型戰機,因此在空戰進入飛彈時代後劣勢就顯現出來,加上翼展較小在空戰機動性上面對新的蘇聯戰機已經無法匹敵,因此F-16應運而生,不過初期F-16屬於高科技機種在外銷上限制頗多,因此美國也改良舊有的F-5戰機,在新增輕量化的都卜勒雷達後,也稍微修改機翼的外型,增加機動性能成為F-5E/F,大量外銷盟邦,包括南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巴西、沙烏地阿拉伯、美國與中華民國等21個國家使用,總生產超過2200架。

在越戰時期,美軍為了軍援南越空軍,要求台灣將50架F-5A/B戰機轉交越南,同時以新的F-5E/F彌補,同時由諾斯洛普授權航發中心(現改制為漢翔公司)合作生產,簽訂「虎安計畫」許可協議,協議先於美國製造零件及初步組裝,後於國內執行最終組裝,同時逐步提升零件製造與組裝自製率。民國63年10月首架F-5型機出廠,由當時參謀總長賴名湯主持,並將本型機命名為「中正號」,民國65年開始陸續成軍,最後一架F-5E戰機於民國75年12月9日出廠(編號5342),總計生產F-5E型機242架、F-5F型機66架,共計308架,虎安計畫至此劃下完美句點。

1990年代台灣開始接收F-16、幻象2000及國造IDF之後,F-5E/F戰機就從第一線任務退出,擔任新進飛行員操作的訓練機,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 Corporation)曾推出Tiger 2000升級案,但受限機體先天限制最後並未被世界各國採用,空軍透過新加坡宇航改裝7架F-5E成為RF-5E偵察機,至今約剩43架仍在服役。
原本F-5E/F戰機預計於2020年退役,但為了配合勇鷹高教機的服役時程延至今年年底,卻不幸在2020年及2021年陸續有F-5因機械故障失事,飛行員皆殉職,空軍緊急於2021年3月採購70套馬丁貝克新型彈射椅,並於去年換裝完畢,才使用一年F-5E/F就將退役,空軍預計將這批椅子轉交使用在新的初教機上。
由於使用成本低廉,美軍2020年也從瑞士採購32架F-5E/F翻新,改裝現代化座艙、加裝新式航電設備、換裝新雷達及翻新機體結構,成為F-5N作為假想敵中隊使用。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