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際軍事新聞】美國海軍最近完成的為期數月的無人水面載具(USVs)演習,透過演習練習了四艘無人水面載具(USVs)的戰術級應用,這對於未來的軍事戰略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進展。這次演習不僅是對工程師的技術考驗以及海軍官兵們的操作考驗,更是對未來艦隊中無人系統整合能力的一次實戰演練。
根據美國海軍指揮官傑瑞米·戴利(Jeremiah Daley)指出,此次演習的重點在於探索在平靜或無爭議水域中進行長時間遠洋航行的運作流程,以及戰術層面上這些船隻的應用可能性。這一戰略性演習,命名為整合戰鬥計劃23.2,於去年8月開始並在近日結束,主要包括四艘美國海軍的頂尖無人水面載具:Leidos公司製造的水手號(Mariner)、遊騎兵號(Ranger)、海鷹號(Seahawk)和海獵手號(Sea Hunter)。同時,該演習還涵蓋了與日本和澳大利亞軍隊的聯合訓練。

戴利指揮的無人水面載具第一分遣隊(USDIV-1)是負責控制這四艘船隻的作戰單位。該單位於2022年成立,專門負責測試和評估未來無人水面載具的整合潛力。在整個演習過程中,這四艘無人載具共自主航行了超過46,000海里。戴利強調,這些船隻的連續海上時間與傳統戰艦相當,通常為25至50天,並由岸上設施或附近驅逐艦上的工程師遠端控制。
這四艘無人水面載具(USVs)為海軍未來中型和大型無人水面載具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戴利提到,即使未來的MUSV和LUSV可能在外觀上與水手號(Mariner)、遊騎兵號(Ranger)、海鷹號(Seahawk)和海獵手號(Sea Hunter)不同,但在西太平洋的航行經驗已經為如何在遠征環境中維護這些船隻提供了重要的經驗,透過演習過程中的嚴謹測試和實際應用得出的經驗將,具有高度的現實意義。


這四艘無人水面載具(USVs)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航行過程中,這些船隻參與了澳大利亞皇家海軍的「自主戰爭」演習以及美國海軍的「大規模演習2023」。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無人系統在現代海戰中的應用潛力,也為未來無人船隻在聯合作戰中的作用提供了實證。
美國第三艦隊司令邁克爾·博伊爾(Michael Boyle)副上將強調,這類演習通過分析、模擬、原型製作和實地測試,促進了有人駕駛船隻與無人載具之間的協同作戰,這對於加強印太地區的傳統軍事能力至關重要。他補充說,隨著無人平台載具的不斷投入使用,美國海軍的官兵將增強與無人系統協作的信心和技能,這將有助於無縫地整合這些能力,提高作戰決策的速度和殺傷力。
這些無人載具的成功運用預示著未來海軍作戰方式的變革,無人水面載具在戰術層面上的應用潛力,為未來軍事行動中無人系統的整合與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勢必將對美國海軍的長期戰略和戰術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