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陸軍最高文職人員陸軍部長沃爾姆斯表示,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為美國陸軍領導人提供了未來戰爭的幾個教訓,從如何指揮部隊到保護士兵免受無人機和不安全通信的侵害,“我們每天都在實時關注烏克蘭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在俄羅斯軍隊中看到的情況,並試圖收集盡可能多的經驗教訓,以了解我們認為這對美國陸軍意味著什麼。”
陸軍部長沃爾姆斯表示,美國陸軍在俄羅斯入侵之前所進行的大規模現代化努力,包括建立直升機快速快速載運能量到基層部隊間的安全通信,已經在俄烏戰爭中得到驗證。而美軍在歐洲駐軍的威慑力也再度引發討論,,足以批笛的力量的確能降低衝突的發生可能,綏靖主義在對特殊國家來說沒能達到像要的目標;而美國陸軍也初步歸納出幾個經驗教訓
戰場上的領導力
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失敗凸顯了基層士官兵領導、訓練和紀律的重要性。俄軍缺少一支強大的士官隊伍,所有的命令都來自軍官,而軍官的僵化思想及人數不足,無法快速應變,若是戰場上軍官被斬首往往群龍無首士氣崩潰而團滅,加上軍官領導力不佳需要靠督戰隊來阻止士兵逃跑;而士官是美軍各單位的重要領導者,具有資深的經驗技能及強大的抗壓解決問題能力,不向美國是志願兵為主,許多俄羅斯士兵都是應徵入伍者,他們往往缺乏訓練,戰鬥意願也不高。
在一個相關的問題上,她說俄羅斯軍方領導層也很難將戰場任務下放給較低級別的軍官,高級軍官必須在靠近前線處指揮,造成至少12名俄羅斯將軍在烏克蘭被斬首攻擊殺害;過往在通信不夠快速時代是優點,但在現代化信息戰爭中,高級指揮官能在任何一處指揮全部大局,而足夠的授權也是美軍的優勢。


後勤為一切之重
在去年一年,俄羅斯軍方一直在努力在戰場上保持後勤,填補損失的裝備、提供足夠的彈藥跟軍糧,即便烏克蘭西部整個與俄羅斯接壤,俄羅斯軍隊表現的令人無法置信。沃爾姆斯認為美軍有優秀的後勤能力,但未來在印太地區廣闊的海洋上,如何維持後勤將是一大挑戰,這也是美軍投資現代化船隊的原因,以便美軍能夠在距離遙遠的太平洋周圍運送物資和人員。
減少電子信號和手機的危險
俄羅斯人的另一個奇怪的缺陷是他們的通訊,烏克蘭軍方多次截獲俄羅斯士兵使用他們自己的手機來講述戰術行動,或是車臣軍隊喜歡拍攝影片發佈到社交軟體,這多次暴露他們自身的位置並被追蹤攻擊。現代化戰爭中,美國陸軍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努力掩蓋來自指揮所甚至各單位的電子信號,以簡少被截獲通訊或追蹤地點的可能。美國陸軍正在使用各種網絡工具(包括無線電和波形)對其網絡進行現代化改造,以降低對手使用電磁頻譜定位部隊的能力。陸軍部長沃爾姆斯說 : “俄烏戰爭中俄羅斯軍隊已經驗證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因為未來的戰場將是高度透明的,美國陸軍還必須考慮到手機在美國士兵中無處不在的問題,因為大多數年輕士兵都習慣隨身攜帶手機。”
太空部隊負責人Chance Salzman將軍錶示,烏克蘭戰爭最重要的是凸顯了太空資產對於贏得戰爭的重要性,即便對手毀損一顆衛星,但SpaceX 的數千顆Starlink互聯網衛星在面對攻擊時更具彈性;Viasat 在烏克蘭的通信網絡在戰爭早期遭受了網絡攻擊而關閉,俄羅斯也對Starlink進行了黑客攻擊,但效果較差,主要還是受限商人的金錢誘因,另外俄羅斯人還經常干擾該地區的GPS信號。Saltzman 指出商業衛星(包括由 Maxar、Planet、Capella 和 BlackSky 運營的遙感)衛星在通信和遙感情報、監視和偵察方面一直發揮著巨大作用,入侵的俄羅斯軍隊造成的民生破壞的或人民傷亡圖像在很大程度上贏得了公眾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向陷入困境的基輔政府提供了急需的情報。
準備抵禦無人機
烏克蘭戰場初期,烏克蘭軍隊使用土耳其製造的 Bayraktar TB2打擊俄羅斯裝甲縱隊非常有效,之後利用無人機校對火炮精準度、對小部隊空投彈藥殺傷,以及遊蕩彈藥無人機攻擊個別裝甲單位、火砲單位的擊殺,目前似乎也無有效的防禦,兩方都損失大量的單位人員。美國軍方多年來一直關注無人機構成的威脅,尤其是自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以來。陸軍參謀長詹姆斯麥康維爾將軍認為無人機等同於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殺死美軍的簡易爆炸裝置,只是轉變成更靈活、更難預防。“無人機和其他無人系統將再次對我們構成重大挑戰,這也是我們考慮對我們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部分原因”,美國陸軍目前負責國防部的主要反無人機工作研究。
儲備彈藥
自烏克蘭衝突以來,美國陸軍向烏克蘭運送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包括標槍和毒刺。從那時起,陸軍和軍火工業界一直在努力補充這些彈藥的供應,特別是戰車並無法快速生產,而初期的戰車無用論被近期戰場的需求打破,維持工業基礎和彈藥儲備的重要性從俄烏戰爭中凸顯出來,俄羅斯的彈藥缺乏導致部隊進攻無有效支援,造成重大傷亡,也讓烏克蘭能踞險防守,烏克蘭的彈藥缺乏使其無法反攻並造成俄羅斯決定性的傷亡,迫使其自身的傷亡增加,未來美軍如果陷入與中國曠日持久的衝突,面對中國的工業能力,將會是美軍另一種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