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軍法體系新里程碑,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軍事審判官

軍法體系新里程碑,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軍事審判官

圖文:軍傳媒 Kevin

by admin
3.3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從軍我驕傲】座落於桃園八德國防大學旁,國防部於今(114)年8月7日成立的「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明亮的大樓進駐新成立的軍人權益救濟機關,象徵軍事審判劃時代的前瞻開創與法制轉型,也是高等軍事法院軍事審判官熊師瑀少校工作心力投注的所在。

獨特的選擇遇上嶄新國防法律政策與制度變遷

畢業於北一女中的熊師瑀少校,纖細的外表下透露聰慧的眼神,高中第一學府畢業的她有著與眾不同的想法,學測高分卻沒有選擇台大政大法律,而是直接選填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系作為唯一的志願,周遭的師長同學起初大多不能理解,連從事軍職的父親及姊姊也頗感意外,但熊師瑀少校的心中早已有自己源自於原生家庭氛圍與價值信念取捨的生涯規劃;熊師瑀少校認為軍職有著穩定的工作環境,因而更能無後顧之憂的發展自己多面向的興趣與職能探索,因此在103年以第一名從國防大學法律系畢業後,105年就以全國第五名的成績通過律師高考,同時也進入政大法研所在職進修取得法學碩士學位(LLM),109年通過甄試轉任軍法官,有著更多職務歷練的機會,尤其是協助單位出庭訴訟攻防,由於具備律師資格,更能受到主官管的器重與責任託付。之後面試進入法律司服務於國防部層級,工作內容主要是處理政策議題,包括設置公職律師、勤務法庭等軍法核心任務推動;隨著「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113年8月7日制定公布,114年8月6日施行,「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亦於114年7月29日完成揭牌,象徵國軍完善官兵權益救濟處理機制,也回應社會對軍中人權保障的更高期待,熊師瑀少校獲推薦遴選參加為期半年的「軍事審判官辦理行政訴訟案件專案訓練」,完成學術與實務相互激盪而豐富踏實的各類課程,期滿結訓後,順利分發擔任職司行政訴訟的審判新職,勇敢邁向當前新制的挑戰。

人生難得的德國進修體驗

而讓外界眼中頂尖學霸的熊師瑀少校任職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在去(113)年秋季獲指派至德國參與為期九週的「軍事行動法律專案訓練」,總共有52個國家的頂尖專案人員參加,由於臺灣代表名額只有一名,除了需具備最基本的語文能力之外,法律學能及積極度、表達能力等都需要有相當程度的水準以上,當確定獲選之後,只有一個多月的事前準備時間,除了出國的行政流程外,針對研討會開出的課題都要事前做足準備,也還有本職工作要同時兼顧,可以說是處於一天當兩天用的情況,因此對於時間的管控規劃就很重要。

提到參加「軍事行動法律專案訓練」,熊師瑀少校回憶當第一天進入會場時,演講廳內擺放的各國國旗獨缺臺灣,心中湧起不甘心的情緒。受訓期間與國際間的交流往來,感受世界各國人員都很關注臺灣的現況,當然有友善也有抱持敵意的國家,熊師瑀少校把握每一個可以發聲的機會,以融合國際政治、歷史視角及法律觀點的論述向他人闡釋臺灣的國際法地位,由於這些參與專案訓練的人員都是來自於各國的精英,參訓與研討返國後一定會向自己的政府報告,逐漸影響他們的想法有朝一日就可能足以改變一個國家主政或決策者對我們的態度思維,因此當最後結訓時,竟然有許多參與者連署發聲希望可以將臺灣的國旗放入演講廳會場內,這也顯示認同臺灣的國家代表不在少數,當時熊師瑀少校深刻體會只要努力,不要在乎互動片刻時間長短與對方的國情,本乎真誠及熱切的初衷,成果常會意外地顯現,也讓她頗自豪與成就感,得此機緣能為國家盡綿薄心力。

我國國防軍事法制的演進

過往軍人權益爭端的第一審行政訴訟都要到一般民間行政法院,現在移由軍事法院審理之途徑,軍事審判官角色等同於司法官;也就是說,在「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施行後,軍人權益第一審行政訴訟就由「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受理,第二審則由「高等行政法院」審理。過去行政法院審理軍人權益救濟案件,已累積許多判決先例,為軍人權益救濟新制奠定厚實的基礎,而熟稔軍中事務的軍事審判官接辦後,對於軍人權益之保障及維護軍事管理紀律實需,應可加以衡平。

新制之下的「復審」及「再申訴」程序,是先由地方軍事法院官兵權益保障會的專任委員(即國防法務官)與兼任委員(外部專家學者)先進行救濟案件的審查,若申請人對權保會作出的復審或再申訴決定不服,則可以向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提起行政訴訟,審理過程需要補正資料、兩造攻防開庭、涉及庭期排定,卷證務求完整正確,審理案件都需要相當的時間,況且行政訴訟的公益性更高,因此軍事審判官會主動調查行政行為不合法之處,並不會因為兩造有無主張而限縮審理內容,且行政訴訟就是國家與人民的爭訟,因此對軍方單位及公務機關都相當具有拘束力。由於勤務法庭剛成立,且專責處理軍人權益事件,為此,高等軍事法院也主動建制審判資訊系統,用來管制各項工作節點,期待審理案件更具效率。

以軍事審判官的職務來說,必須遵守法官倫理,合議審理之案件都會由三位軍法官共同審理,避免一個人思考過度有盲點;且個別案件也不能恣意與他人透露,因此在心態上必須有足夠的準備,且都必須獨立作業,只有行政事務可以請書記官協助,審理及調查核心事項都必須由軍事審判官依職務慎重完成。

熊師瑀少校的先生也是軍職,在第一線的戰鬥單位任職,因此照顧小孩比較辛苦,工作與家庭的事務分配及心態調適很重要!所幸家人間總能相互的支持,且彼此瞭解與體諒對方的辛勞,相互分擔煩惱與親情支援,並一步步朝當初投身軍旅的目標努力邁進。熊師瑀少校選擇專精的國防軍事法律領域,奉獻心力並深造耕耘,很年輕就考上律師並轉任軍法官,一路走來建構自己獨特的競爭力,也以時間來證明從軍並未讓她失去任何發展前進的機會,反而擁有著更寬廣的人生情懷。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