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軍事科技】日前烏克蘭首度使用美國陸軍戰術飛彈(ATACMS)攻擊俄羅斯境內煉油廠,該煉油廠在遭受攻擊後停止運作。而韓國國防部則公布為應對北韓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挑戰,韓美國防部門30日在首爾舉行「2024年韓美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應對委員會」(CWMDC)會議。雙方就加強韓美對朝威懾和防禦的實效性,以應對其使用核武器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方案進行討論。
未來戰場上,短程戰術彈道飛彈將持續擔任主角,300公里的距離內都將會是智能彈藥的打擊範圍,從最短的反戰車導引飛彈、自殺無人機,到中程的導引火箭、無人機觀測下的主被動導引砲彈、到遠程的戰術飛彈,戰場的前線後方界線被打破,一但開戰就是多域全面作戰,已經沒有安全的後方區域之分別。鑑於如此,各國開始加強其在短程戰術飛彈上的欠缺,日前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和波蘭將使用韓國Hanwha的CTM290彈道飛彈就是一例,


CTM290飛彈是改良型Ure-I/KTSSM Block-I飛彈的出口變型。它是現有Ure-I/KTSSM Block-I飛彈和目前正在開發的Ure-II/KTSSM Block-II飛彈之間的中間解決方案,,原本的Ure-I/KTSSM Block-I飛彈射程約180公里,主要用來打擊朝鮮的地下掩體,因此配備延遲及溫壓彈頭,使其能有效消滅地下掩體內的敵人,CTM290則預計會改用常規高爆彈頭。
CTM290彈道飛彈與美軍的「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非常相似,但CTM-290直徑為600公釐,而ATACMS直徑為610公釐,並且兩者的發射器並不相容,因此採購K239的國家後續就很有可能跟進採購。


改進的CTM290射程在290-295公里中間,符合飛彈技術控制制度(MTCR)的規定,還搭載了韓華最新的GNSS/INS(IMU)導引設備,以及最新的IMU(FOG、RLG)、具有寬頻、多通道抗干擾能力,可在充滿電磁波的情況下實現精確的任務性能。另外模組化設計使其除了安裝在原本的K239 Chunmoo多管火箭發射器外,也能依照客戶需求更換載台,而且價格相對便宜,比美國的ATACMS和中國北方工業的王龍300相對便宜,因此CTM-290在全球國家的武器市場上頗有斬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原本就有採購K239,因此也增加採購新型彈藥到武器庫中。
Homar-K 是一種客製化設計的波蘭多管發射飛彈系統,採用波蘭本地生產的 Jelcz P883.57 8×8卡車底盤。配備波蘭的TOPAZ火控系統,能發射韓國授權波蘭生產的239公釐口徑CGR080導引火箭彈和CTM-290戰術彈道飛彈。波蘭原本預計採購美國的HIMARS因為生產時程過長,轉而採購K239取代,預計將採購288 套配備波蘭TOPAZ系統的Chunmoo ML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