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雷擊事件比較少,但這幾年戶外活動越來越興盛,也代表雷擊風險越來越高,要是發生雷擊該如何應變,離開事故地點才能做到完全避險以外,若有必要留在現場進行救援工作,便只能試著讓自己盡量降低風險,各位若是戶外工作者、發生雷擊還得冒險去救人的工作者,就更應該來看看雷擊的傷害。
根據美國統計全世界「每天」會發生超過5萬場暴雷,「每年」約累積2,000萬次空對地雷擊,並造成約24,000人死亡,主要死因都與神經和心肺損傷有關;雷擊分成直接(3%)與間接(97%)兩種,直接就不用說了,而間接雷擊也就是閃電擊中物體後導流到人身上(高能量的電可以將空氣或任何物體變成超導體),除了產生電傷害以外,也可能受衝擊波及動能產生爆炸傷或鈍挫傷,傷害程度則要看人體受雷擊的時間、電流電壓、安培數、途徑、經過的組織及其電阻(神經電阻最小,其次從小到大依序是血液、肌肉、皮膚、脂肪、骨骼)。
雷擊是種複合性傷害,從頭到腳都檢查
雷擊屬於直流電,電流約 30,000至 50,000 A(安培),通過身體時間約10~100毫秒,平均溫度約8,000°C,通過電組越大的地方就會產生越大鈍挫傷,加上電阻會使電消耗產生熱,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燒燙傷(但因為電流通過很快,燒傷面積常小於人體20%),嚴重的話會產生組織肌肉損傷並引發橫紋肌溶解及肌球蛋白釋出,造成腎損傷及心律不整(VF),若我們特別將雷擊傷依照輕中重來分類的話,大概可以分成:
- 輕傷且會逐漸完全康復
短暫意識混亂、失憶、暫時性耳聾、失明、感覺運動功能異常、癱瘓、肌肉疼痛、短暫高血壓
- 中傷
意識混亂、失憶、頭暈、頭痛、噁心、腦震盪、耳聾、耳膜破裂、胸痛、肌肉酸痛、骨折、肺損傷、失明、癲癇、心肌受損、心肺功能停止
- 重傷
心肺功能停止、心室顫動(直流電引起心肌去極化)
雷擊是風險極高的環境,因此發生意外時第一件事不應該想怎麼救,而是如何讓自己安全下樁,否則當雷擊發生在你身上是,你就會成為第二名傷患,首先可以觀察區域內是否持續有閃電正在發生,根據氣象科學暴風雨的10~15英里(約16公里~24公里)都是閃電範圍,即使不在暴風雨中也可能被雷擊中,救人之前要先把風險考慮進去,靠近傷患後以最快速度完成理學評估,假設你是素人粉友,就看意識、呼吸,救護圈夥伴就用最熟練的手法跟考試速度盡速完成XABCDE吧!!!! 秉持快點做完處置快點離場的核心概念…,必要時也可以作EKG監測,因為傷患很容易出現QT prolong跟倒置T…必須特別注意並在變成嚴重心律不整時做出處理。
特別跟救護夥伴說,XABCDE的每個評估項目中都可能看到問題(如輕中重傷害內容),因為雷擊能量大、傷害通常是全身性的,不過跟大家提一個顛覆印象的想法,閃電雖然會產熱但因通過速度快,所以只有不到50%的傷患會有燒燙傷,且多是表面燒傷,這跟觸電時肌肉收縮緊抓電源產生持續傷害不同。
閃電也會在傷患身上烙下明顯的羽毛狀印記(希滕貝格圖),這些是表面微血管受傷留下的痕跡,不過這件事有個陷阱,有些人沒留下痕跡或是沒有馬上致命,常會使救護人員覺得傷害不嚴重,小編要告訴大家,這是錯誤的觀念!根據實證發現雷擊痕跡或倒地失去意識都與傷害程度沒有直接關係。
一群人倒地記得黑色先救
小編覺得最要命的是,雷擊總發生在空曠區域這種地方人潮聚集點,一但出意外就得考慮多重傷患機制並使用「逆向檢傷」,黑色先救,這做法與順向檢傷的黑色不理剛好相反,主因是雷擊傷患造成大腦髓質受到傷害,才會使呼吸中樞麻痺引發呼吸停止低血氧導致心臟停止,由於這種傷患不是心因性致死亡,根據AHA的建議立刻對患者CPR都能獲得很高的復甦機率,也最好在復甦後持續監測心電圖。
在這種危險環境下,久留是徒增現場傷患或救護人員再次被雷擊的風險,可以的話還是要盡快脫離現場,建議現場最多做完2分鐘的CPR及AED就趕快離開,縱使你有可能有找掩蔽物,但仍要記得「戶外沒有100%的安全地點」。
雷擊流言終結者,怎樣才算逃的好
過去有許多錯誤觀念可能導致人員錯誤決策,像是雷擊一定會致命、傷患會燒成灰還會帶電、烏雲或下雨才有雷擊、躲進建築物就可以避雷、不會擊中同一個點、只會擊中最高的物體、佩戴金屬飾品會增加風險、穿膠鞋和雨衣就有完整保護
因此我們得了解什麼才是正確觀念,就雷擊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預防,所有活動或任務出發前都應該注意天氣預報,尤其山區常在夏季午後和夜間下雷雨,最好提醒人員下午啟程返回低海拔地區,若遇上雷雨可以善用30-30法則,意思是雷鳴在閃電後30秒內發生,代表你距離雷非常近且有被擊中的風險,最好盡快尋找闢護所並等到最後一響雷過後30分鐘再出來,另外根據NAEMT指引,雷鳴與閃電若相隔5秒就代表距離約1.6公里,大家可以透過秒數來計算自己與雷的距離,而我們前面提到,雷的襲擊範圍大約是16公里~24公里,綜合運用就能大致估算自己是不是在安全距離
若在雷擊區域無法逃離就要避難,並遵守下列準則:
- 山區的避難點要盡量選擇山屋,記得帳篷沒有防雷擊保護作用
- 躲在洞穴要選擇洞穴內才有保護作用,太靠近洞口仍會有風險
- 躲在汽車內要將環境做成封閉性結構,像是關窗、避免接觸與外界連結的物件像是收音機、門把
- 躲在室內要遠離窗戶、門及水槽(因為水管與外部連接,電可能導入)
- 遠離山脊和山頂、電線、樹木、水域(潮濕河床會提高風險)
- 受困戶外不要平坐或平躺,最好雙腳併攏蹲下儘可能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並盡量鋪設絕緣材料
- 一群人避難則盡量彼此保持距離,減少有人遭雷擊後導引到他人的機率,以此降低傷害人數
能躲就躲,進場要採最低風險策略
雷擊首重避難,無論事前預防、事中救援、事後應變都是以此為最佳方針,而我們前面都在談可以找到掩蔽物的環境,那如果是海洋或湖泊等完全開放的水域…要躲去哪…?以民眾來說很單純…就避開風險咩…在船上就躲進船艙,在水裡就趕快上岸吧…
但若你是救援者…非得進入水域,依照小編認識的海上工作專家解釋說,海洋是個大導體,電流會向四周傳導且範圍無法保證,不管開船救人還是游過去都是把自己暴露在風險環境,在沒辦法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不會派遣人員直接下水」救援,這會導致救生人員暴露於高風險,因此會改請少數必要人員穿著避雷裝備(效果有限),配合救生網等其他救援工具,避免人員直接與水面或傷患接觸(他在水裡、你接觸他,一但雷擊你們就是導體),也避免將救援工具高舉,如果你是駕駛大型救援船艇,那麼除了主要救生人員以外,其餘人員應該在掩體內。
總之,雷擊是個難以抵擋的傷害環境,一旦發生又不能不救,得以「盡可能降低風險、盡快解除任務」為核心策略,但最好的觀念應該是事前預防及避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