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造IDS正式命名 「海鯤軍艦(Narwhal)」捍衛海疆

國造IDS正式命名 「海鯤軍艦(Narwhal)」捍衛海疆

圖:中央社 文:軍傳媒 Giovan

by admin
13.1K 瀏覽次數views

「海鯤號」原型艦上午在台船高雄廠區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由總統蔡英文親自主持並進行擲瓶禮,正式命名為「海鯤軍艦(Narwhal)」、舷號為「711」。蔡總統在擲瓶儀式時也表示,「我滿懷喜悅為你命名與擲瓶,由衷祝福,並賦予你捍衛海疆、確保國安的神聖使命,我正式命名你為海鯤潛艦」。

據官方說法,「海鯤號」10月1日就會開始展開泊港測試(HAT)、並預定明年4月1日前完成,之後便開始出海測試(SAT)。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丶前參謀總長黃曙光上將說明,以潛艦計畫目標來看,2025年要有劍龍級潛艦兩艘加上國造自製防禦潛艦(Indigenous Defence Submarine,IDS)一艘,共計三艘。2027年再完成一艘IDS,總計要有四艘潛艦。

而這次國造潛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就是所謂的X艉舵(X Rudder):將原本十字狀分布的尾舵改成與艦身成X狀。亞洲潛艦中僅有日本蒼龍級採用,因此不確定相關技術是否有來自日本。

X艉舵能對潛艇的機動性大幅提升,最大的優點是增大舵效,一方面因為在同樣寬度/高度下,X艉可有更大的翼長與翼面積,在俯仰/偏航控制中,四個舵面都可發揮作用,使其轉向控制力特別強,同時安全性也會增加。十字尾舵的水平尾舵若是卡死或損壞,就只能一路向上或一路向下到海底,X艉舵則有兩對尾舵都可影響升降,就如同四輪傳動車輛一樣多一個備用的控制。

國外相似的環境來看,瑞典的海蛇級主要的作戰區域在波羅的海,跟台灣四周一樣屬於水深較淺的環境,據之前的測試數據是360度迴轉直徑不超過230m。而近日韓國漢華海事向菲律賓提出Jangbogo-IIIPN級潛艇,是由KSS-III級衍生而來,取消原本的絕氣推進系統(AIP)以減少技術及操作複雜度,同時最主要應該是降低成本;與漢華海事的競爭對手,西班牙Navantia的S-80相比,兩者都屬於3000噸級的潛艦,長度都介於80公尺左右,台灣的海鯤號長度約略70公尺,排水量2500噸,比上述的潛艇小一些。

根據之前公布的消息,「海鯤號」潛艦主要武器是18枚美製MK-48 Mod6 AT魚雷,潛艇上的戰鬥系統與武器裝備都是以美國軍售為主,載台則以商售辦理較具保障,算是世界上史無前例的方式,照官方說法是可以避免受限制於特定國家,且可避免掮客、佣金等弊端,但每艘潛艦造價仍達4000億左右,高昂的造價也成為民眾質疑的地方,但在媒體操作下對國造裝備有質疑就是不愛國,台灣民主可貴的地方應該是能容納不同的聲音,台灣需要潛艦來捍衛國土,但烏俄戰爭的經驗,無人艦、艇重創黑海艦隊,台灣是否能朝無人潛艦這方面發展,落後幾十年的潛艇工業能否用無人潛艇彎道超車?土耳其就是一個範例,拿不到F-35,卻利用TB-2大放異彩在國際上攻城掠地,台灣如能找出自己的強項,將有機會改變未來。

即便如此,對於幕後眾多為台灣國造潛艦貢獻心力的工程人員仍致上最高敬意,台灣的進步是靠這些人的努力,謝謝你們!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