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傳媒/國內軍事新聞】昨天國軍「立即戰備演練」,在淡水河口負責佈設河道阻絕物的就是陸軍六軍團五三工兵群的浮橋連。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工兵學校成立於南京,目前北部以隸屬六軍團的五三工兵群為唯一的工兵戰鬥輔助單位,在101年的精粹案後主要分為工一、二營、工兵支援營、浮橋連及群本部、群部連,工ㄧ、二營單位裝備人力相似,配有多功能傾卸車、連結板車、輕型戰術輪車、中型戰術輪車等,工支營則有各式挖土機,同時支援架橋部分。浮橋連目前專屬裝備就是M3浮門橋車,目前主要任務是支援河道阻絕架設。

所有工兵單位都需要熟悉工兵四大戰工(工事、地雷、爆破、漕渡),阻絕物的設置目前是戰時的首要任務之一。道路上阻絕物設置會以道寬來評估,同時預估敵方來襲的兵力來進行阻絕物的選擇,阻絕物除了阻擋的功能,最重要的其實是遲滯,此時利用防守單位的火力來消滅敵人。


除了道路阻絕物,灘岸阻絕物也是歷年演習最常會見到的,會結合蛇腹型鐵絲網、鋼刺蝟、戰壕、反戰車壕、以及其他非制式現地物品來設置,而從去年的漢光40開始,唯一配屬M3浮門橋車的五三工兵群浮橋連主要任務改為河道阻絕。M3浮門橋車總共有18輛,全部配屬53工兵群,專門支援淡水河口的河道阻絕,由於河道阻絕是今年新增的作戰任務,因此目前只有M3浮門橋車適合作為此任務的佈放平台。

河道阻絕總共有三層防線,
- 第一道為油桶爆破,也就是油桶內裝燃油加上爆破炸藥,碰撞後引爆,有點類似水雷的概念,且燃油會在水面燃燒形成火牆阻擋敵方。
- 第二道為浮動平台,是在連結的油桶上裝上U型樁,上面再加上人員殺傷雷,用以殺傷快艇上的人員。
- 第三道則是漁網,用以纏繞進犯船隻的螺旋槳,阻擋敵方快艇。

當然河道阻絕不是光靠這三道工事就好,工兵的工事負責遲滯敵方速度,還要搭配防守兵力的火力覆蓋,必要時關渡大橋的爆破為最後手段。河道阻絕是新戰術,佈放是工一連負責,載台是浮橋連操作,過往沒有相關的經驗可參考,因此只能不斷的嘗試試錯,逐漸建立自己的SOP,且由於是河上作業,若臨時有狀況沒辦法暫停討論,在河上不穩定的因素太多,因此都會由當組的組長當機立斷下裁示。而浮橋連必須熟悉淡水河的潮汐水流,熟練在有晃動的情況下迅速搭橋,因此車組彼此間的默契配合,以及與工一連人員的配合,都需要更頻繁的訓練以熟悉彼此,需要時才能在最短時間完成相關架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