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荷》故事發生在戰後五年,經濟困頓,孩子的世界還充斥著無憂童語,但大人的現實已滿佈愁雲。一對失業夫妻帶著三個孩子為新居奔走,丈夫阿梅德固執不阿,妻子埃絲拉敏感多愁。在這個停電常有、軍車橫行的虔誠伊斯蘭國度,孩子的降生被認為是天賜祝福,但眼看最小的兒子上學在即,腹中的新生命反而成為這對夫妻前所未有的「腹荷」。他們該依循宗教傳統留下腹中嬰孩,還是鋌而走險、尋求非法墮胎呢??背負著巨大的經濟壓力、違背伊斯蘭法律和保守的社會習俗等嚴酷背景下,女主角 Isra’a 想墮胎的決定普遍被視為是一種罪。一位心地善良的醫院工作人員為了讓 Isra’a 放心手術,甚至告訴她,她流產的孩子會在天堂守護她。另一個因素是 Isra’a 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她的丈夫 Ahmed 的影響,使這個故事與西方觀眾習慣的相似題材的敘事邏輯產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
導演阿姆魯賈馬爾多年來致力於葉門本土戲劇創作,五年前以電影長片首作《10 Days Before the Wedding》成為近 30 年首部在葉門上映的本土商業電影,且破天荒在國內熱映 8 個月,儼然葉門商業電影荒漠的開拓者。今年再以新作聚焦戰後的家園,並成為首部入選柏林影展的葉門電影。2014 年,葉門內戰重挫本國經濟,人民夾縫求生。嚴峻的社會環境,也讓墮胎、女性權益等議題尖銳地浮上檯面。本片以平穩寫實的長鏡頭與空間運鏡,凝視在這場生存風暴中手無寸鐵的小人物,發出最素樸又發人深省的無助疾呼。電影在柏林影展斬獲觀眾票選第二名,亦在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一舉拿下評審團特別獎。
比較特別的是,為這部葉門電影配樂的,竟然是來自台灣的音樂創作人、製作人、歌手以及吉他與月琴演奏家陳明章,曾參與侯孝賢執導作《戀戀風塵》、《戲夢人生》的配樂製作,也因為侯導的牽線,而有了與日本是枝裕和導演合作的契機,為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譜曲配樂,更因此榮獲日本每日映畫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而繼《幻之光》後,陳明章闊別數年再次替外國電影製作配樂,竟與來自世界另一端的葉門導演阿姆魯賈馬爾牽起了緣分的線。陳明章運用了源於中東的樂器「烏德琴」與台灣的「三弦月琴」合奏,以簡單的旋律意識呈現電影的哀傷,讓這段旋律跨過年代、飛越國界、種族、宗教和政體,以專屬於陳明章的音符,說著相同沉靜、憂傷而亙久的故事。陳明章也稱:「這是來自台灣對葉門的愛與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