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冷戰時期蘇聯特殊飛地:芬蘭博卡拉(Porkkala)半島

冷戰時期蘇聯特殊飛地:芬蘭博卡拉(Porkkala)半島

圖:X@TallbarFIN、Google Map 文:軍傳媒

by admin
4.3K 瀏覽次數views

【軍傳媒/軍風大觀園】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根據1944年簽署的莫斯科停戰協議,芬蘭被強迫將博卡拉Porkkala半島以及相關的群島租給蘇聯使用50年,也就是蘇聯擁有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以西30公里處的博卡拉(Porkkala)半島從1944年至1994年的獨家租賃權。

當1944年簽訂之後,博卡拉(Porkkala)半島當地的居民只有10天的時間疏散打包離開,9月29日蘇聯軍隊便將該地完全佔領,並派駐約3萬名的士兵。蘇聯地55步兵師進駐博卡拉(Porkkala)之後,便更名為波羅的海艦隊莫季里紅旗海軍步兵(Mozyr Red Banner Naval Infantry)第一師,駐紮在博卡拉(Porkkala)海軍基地,同時還駐紮著一個戰車團,旁邊的空軍基地駐紮著MiG-15噴射戰鬥機。

整個博卡拉(Porkkala)半島被蘇聯宣布為軍事禁區,任何芬蘭人禁止進入,入侵者被逮補將會被送往蘇聯的勞改營。莫斯科停戰協議中,除了將博卡拉(Porkkala)半島出租給蘇聯,還必須允許蘇聯通過芬蘭國境對其進行補給及物資供應。

比較特別的是一條被稱為博卡拉通道(Porkkala Tunnel)的鐵路在Kauklahti和Tahtela車站間會經過蘇聯控制的區域,這段鐵路中火車頭會更換成蘇聯的火車頭,同時車廂窗戶外也會安裝不透明鐵片遮擋視線,同時蘇聯士兵會上車監視乘客;這種特別的鐵幕體驗吸引了美國遊客的造訪。

圖片來源:X@TallbarFIN

不過由於維持和補給博卡拉(Porkkala)海軍空軍基地的費用過高,最初是因為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在博卡拉(Porkkala)基地的砲兵攻擊範圍內,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和武器發展,博卡拉(Porkkala)半島上基地的存在必要性逐漸消失。因此在佔領12年後,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於1955年安排芬蘭和國際媒體進入博卡拉(Porkkala)半島,雙方並在1956年簽訂協議,蘇聯將該地歸還,並趁機宣傳其對鄰國並無任何敵意,減少與西方國家的緊張情勢以及提升蘇聯的國際地位。

整個事件對該地居民來說是種傷害,被迫離開家園,12年後返回時許多建築都被拆毀,甚至不清楚是否有留下未爆彈或其他污染物質;芬蘭政府啟動了一項幫助該地居民的復原計畫,包含重建當地的基礎建設、公共設施、居民住宅等,並協助過往被強迫遷離的居民返回。

圖片來源:Google Map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