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車用急救包的準備

車用急救包的準備

圖:軍傳媒 羅傑,Pixabay 文:軍傳媒 羅傑

by admin
5.4K 瀏覽次數views

車用急救包在國外是很標準的配備,也有相關法規要求新車出廠一定要配備車用急救包,而這些車以歐洲車為大宗,主要是歐洲公路很長,許多地區還很偏遠,一但發生車禍要完全依賴EMS資源時限內到達來搶救,其難度是非常高的,因此歐洲有許多國家都主張用路人要有基本急救能力,出事可以簡單自救,有餘力還可以救別人。

觀察幾家歐系廠牌的車用急救包,大多是用小型旅行包形式裝入簡單止血包紮器材,裡面通常有數量各約3~5套的手套、紗布、三角巾、彈性繃帶、OK繃、透氣膠帶、剪刀、保暖用太空毯、急救小手冊,整體還滿符合法規對用路人的急救期望值 : 「盡速完成初步止血包紮並等待進階救援」,台灣日系車出廠就很少有這個配備。

在台灣尤其是都市,緊急救護資源非常發達,牽車時原廠有沒有配備急救包或許大家都不在意,而且裡面的器材數量那麼少,好像也做不了什麼,但救人其實很簡單,而且最常見的莫過於止血,只要伸出一雙手就能完成,因此車上能有個急救包還是益大於損,更何況有時開車到山區,又或是在野外活動不小心受傷,有個急救包簡直是上天恩賜的禮物。

沒錢買歐洲車哪來急救包

其實車用急救包可以自己組, 車用急救包沒有固定的形式,請依據個人急救能力、需求、願意協助的程度來準備,就算你拿一個20*20公分大小的隨身包放個10片紗布丟車上,也可以算是車用急救包啊,不過記得功能要大過於形式喔。

既然功能比較重要,裝什麼比較好呢?

車用急救包建議依照個人急救能力、耗材取得方便性作為優先考量,一般駕駛最可能發生的意外就是創傷與交通事故,車用急救包內容也可以分成幾大類

  • 安全保護:手套、口罩、手持閃光警示燈、反光背心
  • 傷口處理:生理食鹽水沖洗液、各種尺寸棉支、OK繃、剪刀
  • 止血包紮:彈性繃帶、各種尺寸紗布、紙膠帶、止血帶
  • 骨折固定:捲式護木、三角巾

相信從內容物分類就可以知道這些東西的功能跟目的了,只是~為什麼要放閃光警示燈跟反光背心?因為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第15條有說(簡略):汽車因機件故障或其他緊急情況無法繼續行駛時,應滑離車道在路肩上待援,期間除顯示危險警告燈外,並在車輛後方50公尺至100公尺設置故障標誌警示。

但要隻身拿著三角錐走50公尺甚至100公尺的距離其實是非常危險的,記得 「安全是最重要的」。當然你若有進階能力還可以選擇多準備下述裝備,如果除了簡單創傷處置以外,也有診斷及處置危急生命問題的能力,依據個人具備的相關能力,準備了才不會浪費無用

  1. 生命徵象:血壓計、血氧機、耳溫槍、瞳孔筆、聽診器,這些可以用來診斷路人突發的內外科疾病,再協助交接給119人員後送醫院
  2. 呼吸急救:甦醒球、口咽呼吸道、異物夾,難免會遇到需要CPR的時刻
  3. 特殊縫合:針線剪刀、持針器、縫線
  4. 休克輸液:酒精棉片、靜脈IC針、生理食鹽水注射液

更多詳細的內容請參考羅傑的EMS視野 – 救命 4 分鐘

相關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